![]() |
新技术通过改造传统供热管网,使供暖回水达到分流,余热二次利用 本报资料照片 蔡京瑞 摄
本报讯(记者 卢红曼)2月27日,本报《市民呼吁看天供暖》的报道及相关评论引起西安市节能办的高度重视。记者昨日从西安节能监测中心获悉,今年西安将大力推广一种可以做到“看天供暖”的供热采暖节能新技术。该技术可根据天气变化调整供暖温度,提高采暖的舒适度,并且综合节能可达到20%以上。
改间断供暖为恒温供暖
据了解,从2006年3月起,西安市节能办已在部分采暖单位试点一种叫做“智能型系统调温节能控制器”的供热采暖节能新技术。这种新技术以数码微处理技术为基础,改变了传统的供热方式,它通过在传统供热管网系统中增设一根管道,从而使供暖回水达到分流,余热二次利用。
这台“智能型系统调温节能控制器”可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调整截流量的大小。当天气暖和室外温度较高时,从锅炉房出来的大部分回水将不再进入锅炉回烧,从而达到“看天供暖”,节约水、电、天然气等能源的目的。
同时,该技术将原来的间断供暖,改为24小时连续供暖并可达到室温恒定,可保证室温16℃~18℃的供暖温度前提下,节约燃料(煤、电、气)15%~20%,综合节能20%以上。这项成果可用于燃煤、燃气、燃油、热交换站等为热源的采暖系统,目前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等多项专利。
将召集120家单位进行推广
2006年3月10日,西安市节能办曾联合西安节能监测中心召开现场演示会,推广这项新技术,并在西安文理学院等5家采暖单位进行试点。昨日,记者走访了西安文理学院等试点,了解了节能实际情况。左小平是西安文理学院锅炉房主管,他已在这里烧了近30年锅炉。说起使用这项新技术后的变化,左小平乐呵呵地如数家珍。他说,这台“智能型系统调温节能控制器”可根据室外温度显示最佳的供暖温度,这样烧锅炉供热不再盲目了,“平均每天可节约天然气2000多立方米,节约水100多立方米,用电量也比以前减少了一半”,节约费用相当可观,而且也省了不少人力。
西安市经济委员会、西安节能监测中心主任任家丰告诉记者,随着全球变暖,“看天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采暖供热技能新技术问题已成为一个大问题。近期,西安市节能办将召集120家大的采暖单位召开专题动员大会,倡导推广使用这项新技术。同时,也将给予该技术大力的资金扶持。然而,要真正在全市推广这项新技术,阻力还是不小的。任家丰表示,首先必须要使大部分采暖单位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更新观念。此外,另一大困难就是运作这项节能新技术的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