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电动汽车充电桩上市企业对未来有信心

根据“十三五”期间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充电桩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

受惠于政策红利,国内从事充电桩设备生产的企业订单火爆,甚至出现产能不足的现象,充电桩领域近两年已经掀起新一轮掘金高潮。盖世汽车新能源梳理部分从事充电桩业务的上市公司2015年快报发现,充电桩业务已经成为某些企业营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并创造了巨大的利润。有的公司由于抢占市场,前期投入较大,尚未创造可观的收入,预估后期的盈利能力将会大涨。

易事特新能源车充电桩等相关销售收入为9,520.14万元,同比增长4278%。

科士达实现营业总收入152,648.31万元,同比增长9.99%;实现营业利润26,316.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95%;实现利润总额27,201.8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78.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93%。以上各项利润指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毛利率较高的UPS中大功率产品及充电桩产品销售比重增加。

科陆电子总资产达到102.49亿元,同比增长119.23%。不仅从事充电桩业务,同时还从事新能源汽车运营。根据计划,2016年底,公司将累计投放3000辆新能源汽车,以物流车和大巴为主。

奥特迅实现营业利润392.27万元、利润总额1,258.87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95.24%、86.26%。而特锐德累计签约城市29个、成立合资公司14个、项目落地城市81个,全国累计投建及运营公共充电站1800多个、充电终端约3万个,公司对汽车充电业务板块的投资总额约10亿元,导致报告期内公司电动汽车充电业务板块亏损约6000万元。但两家公司表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等新兴业务前期投入较大,主要用于加大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的基础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及市场拓展、运营等投入,基于对电动汽车充电产业的信心,2016年,公司仍将看好电动汽车充电业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电动汽车充电桩上市企业对未来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