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汽车要做地方节能降碳先行者

四川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陕西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效、广东高速公路服务区2025年快充站全覆盖……近日,北京、四川、陕西、广东、重庆、河南、广西、天津等省市区均发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将汽车作为产业减碳的工作重点,成为多省市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中的突出特征。由此,也将为汽车产业变革和向新能源转型提供新的机遇和助力。

汽车成为规划重点

推广新能源汽车,加速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多省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共同特点。

2025年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全覆盖,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电动乘用车销售量力争达到乘用车新车销售量的30%以上……2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大力推广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研究制定补贴政策,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及货运配送车辆电动化替代。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占比,促进私家车电动化,有序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多省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一大亮点。近日,北京市国资委出台的《北京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调整车辆结构,持续淘汰燃油公交车,“十四五”时期北京市管企业所属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新增轻型环卫车等全面实现新能源化,办理货车通行证的4.5吨以下物流配送车辆基本使用新能源汽车,积极布局城市公路充换电和加氢网络。

2月17日发布的《陕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优化交通运输工具装备用能结构,依法依规加大柴油货车淘汰报废力度,推广电力、氢燃料等重型货运车辆。以城市公交、出租车、市政车辆为重点,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鼓励私人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提升陕西省内机场车辆的电动化智能化水平,到2030年,除特种车辆外,机场内车辆设备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智能化。

近日出炉的《重庆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指出,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及储能等绿色新兴产业不断引优培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绿色低碳企业。培育创建绿色低碳工厂,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支持优势企业创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推广应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川渝“氢走廊”等示范项目等。

“汽车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多省市区发布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将此作为规划重点,体现了地方支持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走向新能源及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布局方向。”浙江大学新能源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林弘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地方的方案是国家层面“双碳”目标及相关规划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多个“点”上为国家“面”上的“双碳”目标的落地提供务实有力的支撑。

产业面临新的机遇

多省市区发布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共性突出,实招迭出。在汽车产业的规划及布局上,从新能源汽车发展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产业链布局,都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案。

在多地的方案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备受重视,为新能源汽车加速前行提供了政策支持。其中,近日印发的《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及货运配送车辆电动化替代;稳步推进换电模式和氢燃料电池在重型货运车辆、营运大客车领域的试点应用;推进主要港口港作机械、物流枢纽和园区场内车辆装备电动化更新改造,到2030年基本实现电动化。

“这其中所指出的方向,覆盖了多场景、多种车辆的电动化、氢能车辆应用,为这些细分领域的产业发展带来机会。”广东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森向记者谈到,多个省市区结合地方产业和市场实际,开展汽车产业碳达峰实践是明智之举,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动力能源领域应有“宜电则电”、“宜氢则氢”的观念。在车辆类型方面,则应“宜乘则乘”、“宜商则商”,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抓住机遇,加快碳达峰相关任务的落地。

破解充电焦虑、里程焦虑……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受到全社会关注。“2025年,全省充电基础设施达到4.8万个。”作为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工作,近日发布的《贵州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积极开展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约2.5万个,进一步提升充电设施的便利性;建设形成以快速充电为主的高速充电网络和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公共充电网络。

记者注意到,在国内多个省市区已经出台的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大多数方案中均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部署。“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充电基础设施的技术加速演进提供了新的产业机遇。”华泰证券分析师凌岳斌向记者表示,加速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无疑将为消费者解除后顾之忧,由此才能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为碳达峰目标的实现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除了新能源汽车及其充电基础设施之外,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布局也是新一轮地方碳达峰政策中关注的重点。近日发布的《江苏省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链,强化基础研究支撑,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赋能,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围绕智能电网、储能、智能汽车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军企业。

“多省市区密集发布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政策红利。”招商证券分析师许绍咏向记者表示,通常智能网联汽车的载体都是新能源汽车,而且,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对智能网联和智能电网的布局,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都有指引作用。

《陕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还明确,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推进退役动力电池等循环利用,建设一批集规范回收、分选拆解、再制造及高值资源化于一体的示范项目。

“碳达峰方案中几乎涉及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相关工作的部署。”林弘昌表示,做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都是目前产业亟待布局的领域,完善这些工作布局,既能为产业链带来新的机遇,也能为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企业自觉担当责任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有20多个省市区相继发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而在多地密集发布碳达峰实施方案前后,相关汽车行业企业在贯彻落实中自觉担当相应责任,积极制定落实计划,成为一道新的风景。

“广汽集团将进一步提高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及节能汽车占比。”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广汽集团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已经发布了“GLASS绿净计划”,推动“智能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混动化”两条路线同步发展。按照计划,广汽集团2025年将实现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占比50%、2030年实现新能源车销量占比50%的目标。同时,广汽集团将继续开展包含氢能动力在内的替代燃料车型开发。

上汽集团的相关规划提出,上汽集团将加快新能源车型研究及开发、扩展新能源汽车型谱、进一步升级传统发动机的油耗改进技术,实现“双积分”平衡。到2025年,上汽集团计划在全球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270万辆,占上汽整车销量的比重不低于32%,实现高质量的碳达峰。

“2025年将推出50余款新能源车型。”长城汽车提出,将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以及低碳工艺应用,围绕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建立汽车产业链条的循环再生体系,减少高碳排放能源资源的投入,推进电能替代,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

“未来,低碳绿色发展不仅是汽车产业的主旋律,也将是汽车产业不断向上的‘金钥匙’。”林弘昌向记者表示,如今不仅有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的碳达峰方案,汽车企业也自觉担起社会责任,纷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计划,形成了上下一致、协同落实的良好局面。这些各个层面的行动和计划的落地,夯实了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坚实基础,构筑了兑现目标的有利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汽车要做地方节能降碳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