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多名欧洲官员接连对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发声,表达不满之情。近日,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等9个欧盟地中海国家的领导人在西班牙阿利坎特举行会议,一致认为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是保护主义政策,有损欧洲产业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求欧盟对该法案做出共同回应。
今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出台包括高额补贴、大幅减税在内的大量激励措施,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在美国本土的生产和应用。虽然美方声称该法案旨在缓解通胀、削减赤字,但欧洲国家纷纷表达强烈不满,指责该法案包含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企图以损害欧洲工业为代价使美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是“损欧利美”。
损人利己 欧洲盟友出手反击
继12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美国,直言法案可能阻碍跨大西洋投资后,多名欧洲官员近日也直言不讳地抨击该法案。12月4日,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呼吁欧盟针对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向世贸组织(WTO)提起申诉。在朗格看来,《通胀削减法案》的相关内容与WTO规则不符。而且,他认为欧盟与美国的谈判并不能解决争端。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也指出,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能源出口国,可以从不断飙升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中获益;而欧盟却在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12月上旬,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也就欧洲和美国之间可能发生贸易战发出警告。“虽然美国是一个有价值的伙伴,但其正在推行一项极具保护主义的经济政策,对我们来说非常不公平。”林德纳说。
近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通胀削减法案》规定的补贴措施对欧盟的汽车、可再生能源、电池等能源密集型行业都构成了歧视。欧盟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我们已多次向美方提出这一关切,我们要求公平。”他还指出,尤其是关于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规定明显具有歧视性,这意味着电池生产和整车组装必须首选北美,才能享受优惠。
整车、电池工厂纷纷落子美国
根据《通胀削减法案》,美国政府将向购买全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7500美元(目前1美元约合6.9815元人民币)税收抵免,向购买二手电动车的本国消费者提供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不过,美国政府也设置了严格的条件,可享受税收抵免的电动汽车最终组装必须在北美进行。至于动力电池领域,主要从电池关键矿物原料来源地和电池组件在美制造的比例方面进行限制:其中,电池关键矿物原料在2024年前不低于40%来自美国及与美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并到2029年逐年提升至80%;电池组件在美制造占比2024年前不得低于50%,并到2029年逐年提升至100%。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如果车企以及动力电池企业想要在美国获得税收抵免,就不得不加大在美国的投资,乃至新建工厂。自拜登政府推出《通胀削减法案》以来,在汽车领域,确实有不少汽车制造商以及动力电池厂商宣布在美国新建工厂。
10月25日,现代汽车集团在美国佐治亚州萨凡纳的工厂破土动工。此前,该集团曾宣布,到2025年将投入100亿美元在美国发展未来交通出行方式,包括生产电动汽车。据悉,该工厂将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投产,产能为30万辆;与现代汽车集团一样,大众汽车集团也正考虑扩大在北美的电动汽车生产规模。今年3月,大众汽车集团曾宣布了一项71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以抢占北美电动汽车市场。在《通胀削减法案》发布之后,大众计划进一步加快在美国本土化生产的速度;日产也计划在美国建设第三家工厂。
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自8月《通胀削减法案》通过以来,仅在动力电池领域,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就已宣布了高达110亿美元的投资。例如,本田和韩国电池厂商LG新能源计划投资44亿美元,在美国俄亥俄州费耶特县建设一座新的锂离子电池工厂;丰田汽车北美分公司将其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第一家电池工厂的投资增加近2倍,从13亿美元增至38亿美元;现代则计划和SK On投资约2.5万亿韩元(目前1韩元约合0.0055元人民币)在美国新建一家合资电池工厂……
此外,中国电池厂商也“逆势”赴美,在美国建厂。其中,据美国《底特律新闻》此前报道,国轩高科的美国子公司Gotion将在美国密歇根州梅科斯塔郡大瀑布城投资24亿美元建设一家动力电池工厂;而远景动力前不久宣布与宝马达成战略协议,将为宝马新一代车型提供46系圆柱电池。为此,远景动力将在美国南卡罗纳州再建一座动力电池工厂。今年3月,远景动力还拿下了奔驰的订单,并宣布在美国肯塔基州建设一座动力电池工厂。
欧洲制造业产能流失加剧
对于当前经济深陷多重困境的欧盟而言,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无异于是在盟友背后“捅刀”。本来俄乌冲突引发欧洲能源价格高企,该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就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之后,欧洲制造业流失的情况更加严重,整个工业都面临着“空心化”的挑战。德国西门子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鲁赫表示,欧盟以及欧洲各国必须迅速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排他性的补贴计划”做出反应,否则企业都将选择在美国,而不是欧洲建厂。
近日,德国工商大会(DIHK)表示,对于德国企业来说,在美投资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政府推出的“税收抵免政策和歧视性措施”。该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其四成以上会员企业都计划未来几个月增加在美投资。在德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会员中,超过1/5的公司计划将生产转移到国外或已经采取行动。
近日,瑞典动力电池初创公司Northvolt宣布考虑推迟在德国海德市建厂的计划,这让德国工商界感到忧心忡忡。Northvolt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卡尔松表示,如果该公司在美国建一座电池工厂,将获得8亿欧元补贴,是其在德国获得补贴的4倍;而且,美国的能源成本要比德国便宜得多。“因此,现在我们可能更倾向于在美国建厂,而不是在欧洲。”
在欧盟各国领导人之中,马克龙的态度尤为强硬。在马克龙看来,《通胀削减法案》包含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其本质是损害欧洲工业、为美国企业争取竞争优势。尤其是今年欧洲遭遇能源危机后,法国基于能源转型和科技创新的再工业化进程严重受挫。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也对该法案颇有微词,他说:“我们必须清楚地告诉美国伙伴,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该法案可能会对欧洲汽车业造成重大冲击。”
与此同时,马克龙还呼吁欧洲国家出台与美《通胀削减法案》相对应的《购买欧洲产品法案》。勒梅尔在接受采访时也声称,法国相信,最好的回应办法是出台“欧洲版”的《通胀削减法案》,让欧盟也通过这种简单、有效且大面积补贴的方式来支持欧洲工业的发展。意大利经济部长贾恩卡洛·焦尔杰蒂也支持勒梅尔这一想法,并呼吁欧盟共同采取措施,以保护制造业不继续流失以及提升欧盟的竞争力。
也就是说,未来欧盟有可能会根据自己的产业发展需求,推出保护本土产业发展的政策。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将加深美欧之间的裂缝,并使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