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LIBs)自面市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化学储能应用,包括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Ess),是最受欢迎的可充电电池类型之一。但是,随着需求的增加,其价格在过去几年也有所上涨。 由于钠的天然储量高、成本低,而且化学性质与锂相似,因此,钠离子电池(SIBs)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人们对SIB电池越来越感兴趣,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电极材料,SIB电池的商业化还远末实现。
据外媒报道,韩国高级科学技术研究院(KAIST)的研究人员提出新策略,以硫化铜为电极材料,延长钠离子电池可循环性。使用这种材料,可以促进SIB电池的高性能转换反应,并有望实现SIB电池的商业化。
Jong Min Yuk教授领导的团队证实了利用硫化铜稳定钠储存机制。硫化铜是一种优良的电极材料,因其独特的耐粉碎转化反应机理,具有高容量、高速率和长周期循环能力,从而促进容量恢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硫化铜时,钠离子电池每天充电一次,使用寿命可达5年以上。而且,硫化铜含有丰富的铜和硫等天然材料,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成本竞争力,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是锂和钴。
锂离子电池采用石墨等插层材料作为负极,由于插层间距不足,这些材料无法大量存储钠。因此,人们开始探索转化和合金化反应型材料,以满足负极部分的高容量需求。然而,与插入反应不同,在转化和合金化反应中,材料的体积膨胀通常较大,而且晶体会突然发生变化,进而破坏活性物质,导致容量严重退化。
研究团队发现,在转化反应中,对于实现耐粉碎转化反应和容量恢复,半共格相界面(semi-coherent phase interface)和晶界起到关键作用。硫化铜通过渐进性的晶体变化,生成半共格相界面,最终阻止颗粒的粉碎。基于这一独特的机理,研究人员证实,无论大小和形态如何,硫化铜都具有高容量和高循环稳定性。Yuk教授表示:“使用硫化铜,可以促进钠离子电池的发展,有助于开发低成本储能系统,并解决微尘问题。”
KAIST提出以硫化铜为电极材料 助推钠离子电池商业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KAIST提出以硫化铜为电极材料 助推钠离子电池商业化
相关推荐
- 30MWh!普利特孙公司签署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采购合同
- 明泰铝业与鹏辉能源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拟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领域合作
- 韩电池厂商研发新型蓄电池
- 云南年产3GWh钠离子储能电芯及1GWh钠离子电池PACK项目节能报告审查意见公布
- 普利特签订1GW钠离子电池订单
- 涉及新能源汽车标准项目!工信部印发2025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 璞泰来子公司与德国MOLL公司签订钠离子电池项目合作备忘录
- 破局“双碳”时代 中国钠电开启商用车电动化变革
- 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建成新型储能200万千瓦以上
- 中科海钠10GWh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落户湖南岳阳市湘江新区
- 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生产线成功送电
- 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入选
- 华阳新材料集团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纳入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 钠驰新能源与山东玉皇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 国钠科技2GWh钠离子电池项目正式投产:开启能源新征程
- 通过快速响应露点测量 提高可充电电池制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 甘肃张掖5GWh钠离子电池制造项目开工
- 江苏瓦司特钠年产1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