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污泥:环境治理方针问卷

一边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环保污水处理厂纷纷上马,缓解了乌鲁木齐市日趋紧张的水资源状况;一边是伴随着污水处理而产生的大量含有病原菌和有机污染物的污泥无处堆放,造成环境二次污染。这个处在污染治理末端环节,由治污引发的二次污染问题正在困扰着我们。


  河东污水处理厂本是我市第一个利用外资的现代化污水处理工程,但10年来已经产出18万余吨污泥,露天堆放面积达30多亩。同时,污泥问题同样困扰着乌鲁木齐其他污水处理厂。


  污水和污泥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同等重要又紧密关联的两个系统。但乌鲁木齐这种“重水轻泥”的倾向,这种末端性控制、单项的污染治理措施,让我们看到首府在污泥处置上存在的诸多问题。照此发展下去,对于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乌鲁木齐,不知还有多少土地能用于堆放污泥?


  污泥处置不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严重缺乏专门的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污水处理厂时没有考虑到同时建设污泥处理装置,没有将污泥处置场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人们对污泥利用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尽管农户们近年来都面临着化肥不断涨价带来的困境,但正如东戈壁农场农民张进说:“我们多数人都不太清楚可以用污泥做肥料。”


  鉴于以上情况,目前乌鲁木齐相当一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只能找地方直接堆放,这样的处置方式既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同时又直接造成二次污染。


  如果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置污泥过程中,全面执行科学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处置的方式,污水处理厂定会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当前乌鲁木齐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经济增长模式由传统的单向线型模式转变成循环经济模式。我们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新审视各项工程的环境行为与环保活动。


  治理污染仅仅做到减少末端治理自身污染是远远不够的,彻底解决环境问题,恢复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并且为有效追求经济合理性价值目标,应该摈弃末端控制、单项污染治理的传统低效模式,采取以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和综合治理的环境方针。一方面可以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找到一条根本的出路,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农村资源短缺的矛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污泥:环境治理方针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