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垃圾发电业生存之忧

中国“十一五”规划倡导循环经济,最重要一环就是鼓励开发可循环再生的新能源,而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垃圾发电是公认的三大清洁新能源。其中垃圾发电的综合效应最为突出。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城市年产垃圾1亿吨,并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垃圾堆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了5亿多平方米土地,近200座城市已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且垃圾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还渗透到地下和河流中,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性危害。而研究发现,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是有机物,2吨垃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吨煤燃烧的能量,可转化为电能和制成管道煤气。全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损失近300亿元(运输费、处理费等),而将其综合利用却能创造2500亿元以上的效益。


记者采访了解发现,目前垃圾发电行业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但业内人士却对垃圾发电行业的前途充满忧虑。


“政绩”利益双驱动


  近年来,随着中央政府对循环经济倡导和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土地价格的攀升,与兴建垃圾填埋场相比,中国地方政府更愿意建设垃圾发电这样循环经济的“政绩工程”。据了解,目前中国已有28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大中小城市建成了垃圾发电厂。


记者采访了解到,浙江省和广东省的垃圾发电厂发展较快。截止到2005年底,两省垃圾发电厂装机容量28.8万千瓦,占全国三分之二左右。浙江省投入商业运营的垃圾发电厂12家,总装机容量11.6万千瓦,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厂11座,总装机容量11.4万千瓦,垃圾填埋气发电厂1家,装机容量0.194万千瓦,垃圾发电占垃圾处理量的27%。广东省建成的垃圾发电厂16座,总装机容量约17.2万千瓦,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厂15座,总装机容量11.6万千瓦,垃圾填埋气发电厂1座,装机容量0.2596万千瓦。


有关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垃圾发电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左右,按每千瓦4500元的设备造价计算,中国垃圾发电市场容量为149亿元人民币。许多民营企业也十分看好垃圾发电行业。浙江广东两省垃圾发电厂在管理体制上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政府投资建设,事业单位运营;二是政府投资建设,招标或委托企业运营;三是由企业实行特许经营。浙、粤两省市场经济较发达,采用后两种方式建设和运营的垃圾电厂较多,在建或规划项目基本上采用后两种方式。


上网电价偏低影响正常运营


  虽然大部分城市的政府部门在政策上鼓励垃圾发电企业,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垃圾发电企业的负责人还是普遍感叹生存不易,因为政府支持政策力度太小或无法落实。其中首要问题是上网电价偏低。由于总收入较低,浙、粤两地垃圾发电企业普遍反映经营困难,个别企业甚至不能正常归还贷款,主要原因是垃圾发电厂的上网电量较少,有些地方的政府垃圾处理补贴标准偏低或尚未完全落实,电价相对较低,影响了垃圾的正常处理。


记者从山东省物价局了解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有关规定,从今年6月30日起适当提高部分电价较低的地方电厂上网电价水平,并自2006年6月30日抄见电量起执行。调高电厂上网电价也体现了扶持环保电厂的作法,比如,菏泽锦江环保垃圾电厂由于是垃圾发电,每千度电上网电价达到520元,电价比别的发电厂每千度要高60元左右。


浙江省从2000年开始对生活垃圾等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采取鼓励性电价政策,上网电价比同时投产的热电联产机组每千瓦时高约2分钱。目前,垃圾发电平均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5369元,其中,1999年底前投产的为0.5263元,2000年及以后投产的为0.5463元。而广东省垃圾发电厂中除广州大田山填埋气发电项目执行每千瓦时0.737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垃圾发电厂上网电价均为每千瓦时0.55元。


浙江省诸暨市八方热电有限公司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企业的垃圾发电上网电价比其他热电企业的上网电价只高出0.07元。该负责人说,显然这样的电价优惠程度远远不够,好在该公司隶属一家八方热电集团,该集团实力雄厚,所以公司的运营收入利润和支出都由集团统筹,否则日子也不好过。


据另一家垃圾发电企业的负责人介绍,目前的垃圾发电上网电价虽较一般燃煤电厂高出0.1元左右,但与垃圾处理的实际成本比,仍相差很远。据测算,炉排炉发电每吨处理成本约150元,发电量200千瓦时左右,如不考虑垃圾处理费,上网电价每千瓦时需0.8元左右;如考虑每吨50元的垃圾处理费,上网电价也需每千瓦时0.6元左右。按照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及费用分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浙、粤两地2006年起新核准建设的垃圾发电厂,上网电价应分别为每千瓦时0.666元和0.689元。


垃圾处理费争夺战的背后


  垃圾供应的数量直接影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运营。


记者采访了解到,浙江垃圾发电厂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所发电量上网从电网企业获得的电费收入。二是市(区、县)政府支付的垃圾处理费。浙江省为每吨15-100元不等,宁波较高为每吨100元;广东省为每吨60-198元,其中,深圳市相对较高有些垃圾发电厂政府补贴为每吨198元。从总体看,垃圾发电厂电费收入占70%-85%左右,垃圾处理费收入占15%-30%左右。


在重庆主城区,正式运营的有两家垃圾处理场,处理每天产生3000吨左右城市垃圾。除了由多家企业兴建的同兴垃圾处理发电厂外,另一个是隶属于市政部门的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这两家企业一直在争夺垃圾资源实际上是争夺垃圾处理费。现在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接受量只剩1200吨左右,低于1500吨的设计能力。垃圾本身附着的最大收益就是垃圾处置费。据了解,每处置一吨垃圾,重庆市财政补贴长生桥填埋场48元垃圾处置费;考虑到焚烧发电更环保,而且是由企业投资,给同兴发电厂的垃圾处置费是每吨69.9元。


记者还了解到,由于一些城市有关部门该给垃圾发电企业的垃圾处理费长期拖欠,部分企业就自行想办法。近几年,南方一些使用硫化床焚烧技术的企业,为了多发电赚优惠电价款度过生存危机,硬是把垃圾发电厂变成了烧煤小火电,给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垃圾发电投入高、技术密集、需要经营者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而我国目前并没有行业准入门槛。加之部分地方政府过分追求性价比,已出现恶性竞争苗头。部分垃圾发电运行企业在竞标时只要求政府给予每吨40元的垃圾补偿费。显而易见,如此低的标准企业不可能赢利。要想保证利润,只能在耗资最大、弹性尺度也最大的环保指标上做手脚。长此以往,正规投资经营者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


据了解,发达国家都明确规定垃圾补偿费来源。而中国一直是从城市维护费中列支,但目前各地城市维护费普遍不足。记者了解到,国内有些城市曾以电费、水费捆绑等形式征集垃圾处理费,但效果不理想。天津市1999年开征每户每月3元垃圾费,当年收了300万元,收缴率不足10%。重庆市2004年8月开始征收垃圾处理费,每月每户8元,当年只收了20多万元。因为给垃圾发电厂的补偿费高于填埋场21元,一些城市的有关部门认为不划算,而在垃圾处理费支付时偏向垃圾填埋场,造成一些垃圾发电厂长期“吃”不饱。业内人士呼吁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机制。


二次污染令人担忧


  焚烧是目前国际通用、也最有效的处理方式。经过焚烧,垃圾中的细菌、病毒比其他处理方式消灭得更彻底,各种恶臭气体被高温分解、烟气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几率很小。


据业内人士介绍,垃圾发电在技术上分为循环流化床和机械炉排炉两种类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一般将垃圾与煤炭或重油掺烧,其发电消耗热量中煤炭或重油的热量比超过20%;机械炉排炉技术则只烧垃圾。浙江省两种电厂兼而有之;广东省多为炉排炉电厂。两种技术效果均较明显,垃圾焚烧后体积可减少95 %,重量减少90%,有机物燃尽率100%,废气、废水、废渣、防臭处理均较好。另一方面,必须建起长期有效的全面监控体系。保证垃圾发电企业能健康出生,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细化招投标文本的技术要求,保证可操作性的同时,加大对投资企业的技术约束力。


浙江宁波一位垃圾发电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由于一些城市环卫部门一级垃圾分拣较为粗糙,造成一些建筑垃圾中的塑料等材料和少部分医疗垃圾也进入垃圾发电企业的垃圾处理场,使得焚烧中二恶英等有毒气体超标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严格执行排放标准不容忽视。


天津双港垃圾发电厂有关人士也指出,中国焚烧垃圾的烟气排放标准中,二恶英为低于1.0纳克每立方米,双港垃圾发电厂执行的是欧盟低于0.1纳克/立方米的标准,两者相差10倍。但要保证所有企业都有这样的“自觉”,只能靠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强有力的实时监控。运营中的实时监控体系也亟待建立。


有关专家指出,垃圾焚烧发电的重点是垃圾处理而不是发电,要防止一些地方以建垃圾焚烧发电厂为名,新建小型火电厂,使垃圾处理产业化走入歧途。因此必须规范完善技术政策。尽快制定设备制造、工艺流程、工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各个层面的技术标准和专业规范;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研发,引导一批装备制造企业进入垃圾发电配套服务领域,加大对现有本土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国产设备的鉴定总结和推广使用工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垃圾发电业生存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