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天津市科委、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与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共同举办的今年首场“滨海新区与中科院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对接会”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来自中科院12家研究所的40位专家携100多个项目与天津滨海新区各功能区负责人及60家企业代表进行了对接洽谈。其中,新型生物柴油集成与高值化技术、LED运用于提高铁皮石斛源品质的应用研究等16个项目现场签约,将在新区实现产业化。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技术人员在进行课题研究。
为广泛聚集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滨海新区转化,近年来,新区通过出台系列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等多种举措,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据滨海新区科委负责人介绍,从2010年开始,新区积极与科技部、中科院相关院所开展合作,制定“企业—技术—资本—人才”模式,为区内企业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鼓励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截至目前,中科院已先后组织45个研究所的120多位专家携400多个项目与滨海新区320家企业及10家金融机构进行了多元合作对接,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减排、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其中已有近百个项目落户滨海新区,预计达产后年新增产值40多亿元。今年,滨海新区还将进一步整合国家863计划和中科院优秀科技成果,计划使150个规模项目落地。通过为产学研搭建对接平台,滨海新区正在成为高水平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聚集地和具备示范效应的科技创新领航区。
“院地对接”
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围绕构筑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滨海新区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科研平台共享机制”为特征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联合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开展“院地对接”。
参与去年生物医药项目对接活动的沙船(天津)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忱告诉记者,过去,沙船公司以产品代理为主,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如今通过中科院院地合作局牵头,双方就天津抗肿瘤和抗衰老药物的开发达成了意向。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负责人朱宝葛表示,“院地对接”让中科院研究所与企业面对面沟通,有利地推动了科研成果高效落地转化,并迅速打入市场惠及百姓。
据了解,今年,滨海新区还将启动建设国家防静电研究院、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和中国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天津未来科技城,引进东京大学滨海新区技术中心、北京大学滨海研究院,鼓励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预计年内将新建20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新增10家总部企业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