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长庆油田走出能源开发“低碳之路”

长庆油田持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新能源业务与油气生产产业链融合,将节能、清洁替代、新能源开发、CCUS、碳汇林建设等绿色低碳工程纳入清洁能源替代规划。目前,长庆姬塬油田黄3区二氧化碳驱(CCUS)综合试验站已建设完成。

11月的陕北,黄土塬上黄绿交织,红色的抽油机和采油站装点其中。走进位于山峁之上的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耿162中心站,员工们利用废旧物料搭建的凉亭和自己动手改造的半月形池塘格外显眼。“我们自己动手,不仅让场站更美丽,而且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第五采油厂的员工说。

节能降耗

长庆油田全方位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发展新格局,通过在井场应用油井微电网太阳能直供节能技术,实现节能降耗。

在山另一头的塬92-47扩井场,依托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长庆油田计划在该地区建设46.2兆瓦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全年发电量1.15亿千瓦时,折合标煤3.8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9.98万吨/年。同时,通过给34座井场因地制宜安装200至300余块数量不等的长边光伏组件,年发电量可达426.8万千瓦时,年替代量1426吨标煤,意味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707吨。以此推广,将带来较好的环保、经济、发展效益。

风力发电

借助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长庆油田风力发电网络正高效运行,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截至今年10月底,长庆油田年生产油气当量5187万吨,经初步预估,全年天然气综合能耗同比将下降5%以上。10年间,长庆油田在含水不断升高、单井产量逐年降低、节能降耗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通过采用高效设备、提高系统效率、优化工艺和运行等措施,单位油气生产综合能耗逐年下降,累计完成4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相当于节约了一个百万人口城市7个月的能耗量。

智能管理

长庆油田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建立起公司层面集中管控的“采存管用”数据链路,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进入智能化管理阶段。

紧紧围绕“双碳”目标,长庆油田继续推进绿色发展,落实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业务,继续拓展长庆CCUS品牌,全面提高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

清洁场站

长庆油田加大新能源开发应用,建成了多个清洁型场站,实现绿色发展、科技发展。

面对生产区域横跨陕、甘、宁、内蒙古、晋5省(区),自然环境以高原和沙漠为主的实际情况,长庆油田突出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和合作共享工作方针,以“12345”为抓手,即打造1个CCUS国家级精品示范项目;建成姬塬油田和苏里格气田2个绿色低碳先导示范区;重点攻关研究3项新业务;推动绿色建产、节能减排、清洁替代、油气商品率提升四大清洁低碳工程;建设5个绿色低碳示范点,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征程中,做出长庆人的贡献。

花园厂区

长庆油田一线干部员工用心装扮自己的家园,让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变得更绿色、更怡人。

长庆油田以区块管理单元为基础,优先通过不加热集输、工艺优化简化等技术实现节能,再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实现减排,通过CCUS技术、碳汇林项目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在全面优选出机采系统优化、井场不加热油气混输技术、高含水站场两段脱水工艺、伴生气综合利用技术等节能技术基础上,精选光伏发电、地热能利用技术、压缩机烟气余热发电等减排技术进行重点推广应用。

循环利用

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耿162中心站干部员工利用废旧物料进行二次加工,搭建起独具石油特色的凉亭,并对池塘进行改造。

作为国家级示范工程,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黄3区CCUS试验项目不仅是长庆油田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更对长庆油田未来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目前,该区已建成5万吨规模综合试验站,累计注入液态二氧化碳14.6万吨,增油1.7万吨,碳埋存及增油效果初显。“下一步,我们将在已形成9注37采试验规模基础上,加大CCUS技术攻关,走出具有长庆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长庆油田提高采收率试验项目组综合组负责人郭西锋说。与此同时,姬塬油田、苏里格气田两个低碳先导示范区,先后实施了24项节能减排项目,预计年减排折合标煤10.69万吨。

呵护生态

长庆油田秉承“建设一个油田,留下一片绿色”的发展理念,以绿色矿山与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实现油气资源绿色开发的战略布局。截至目前,长庆油田已先后探索出8种生态保护模式,建成“中国石油长庆林”“长庆碳汇林”“青年林”等10多处大型绿色屏障,累计植树面积达60多万亩。

通过绿色矿山、水源区保护、陇东碳汇林生态示范区建设等工程,长庆油田建成了“中国石油长庆林”“长庆碳汇林”“青年林”等10多处大型绿色屏障,累计植树面积达60多万亩,为黄土高原增添了一道道绿色的亮丽风景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长庆油田走出能源开发“低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