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银行巨亏!能否终结产业政策之争?

光伏行业作为曾经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如今再回头看,很多大规模的企业都破产重整了,比如尚德电力,超日太阳,赛维等。

这一事件恐怕又要引发新一轮的产业政策到底该不该存在的大讨论了。

10月9号,江西赛维重整计划已被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强裁执行。中行、招行、民生、光大等12家银行共持有赛维集团破产重整公司债权合计271亿元,亏损将达到约25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有12家银行共持有赛维集团破产重整公司债权合计271亿元。按涉及金额来看,国开行以72.56亿元债权占据大头;建行、农行、招行和民生银行持有债权均在30亿元以上,分别为47.29亿元、34.98亿元、36.24亿元和32.16亿元;中行持有债权达18.71亿元。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表示,发放贷款仍然是银行的商业行为,应当遵照借款的基本运作机制进行。银行放贷部门应对借款人经营状况和经营风险的审慎评估,决定贷款发放进度,发生这种大规模的贷款不能收回的事件,银行内部特别是风控部门相关负责人是有责任的,银行对此必须吸取教训。

张维迎,林毅夫产业政策之争

今年8月,在黑龙江亚布力举行的中国企业家论坛峰会上,张维迎发表题为“为什么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的演讲,未点名地将矛头指向林毅夫。林毅夫随即撰文《经济发展有产业政策才能成功》,做出还击。张维迎继又发表文章题为《林毅夫在产业政策问题上的4个错误》,林毅夫也再以《回应张维迎指出的所谓4个错误》针锋相对。

张林大辩论的重点,简单说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到底政府重要还是市场重要?两人的分歧,早在1995年就已点燃,并延烧至今。

产业政策为何会火?有日本的经验在前

支持和推崇产业政策的官员和学者,喜欢用日本二战后的经济奇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在“日本公司”如日中天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通产省官僚对战后日本经济恢复的规划,被认为是日本从战争废墟上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推手。当时,日本的产业政策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要模仿的对象,许多欧美学者也纷纷建议本国政府学习日本制定产业政策。例如,美国伯克利大学政治学教授查莫斯.詹森,在他1982年出版的畅销书《通产省和日本奇迹》,就对日本政府战后的产业政策大为赞赏,认为通产省是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推手。

在上世纪80年代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之后,经济学家从资源使用效率和目标产业国际竞争性,对通产省产业政策神话提出了质疑。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贝尔森和哈佛大学教授温斯顿的研究。他们对1955-1990年接受日本开发银行贷款资助的13个主要产业的生产率,与接受资助比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日本最有竞争的产业,例如汽车行业和电子制造业,是生产率提高最快但是接受日本开发银行资助最少的产业之一;最为落后的产业,例如矿业,石油和煤炭行业,是接受日本开发银行贷款最多的行业。这三个行业获得的贷款相当于同期日本开发银行贷款总额的30%;而同期汽车产业和电电机产业得到的贷款仅为1.8%和1.32.因此,这两位教授认为日本的产业政策对于提高产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没有帮助。

其实在中国也有类似之处,国家扶持的产业,比如光伏,现在看就是个败笔。也没看到一个标志性的企业出现。反而是没有任何扶持的互联网行业,出了不少国内外知名的企业,比如阿里,腾讯,百度等。

对于这场大讨论,发改委也有过表态。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赵辰昕表示,正在认真评估当前的产业政策,将通过相关的调整使政策适应新常态的需要。

附张维迎一段最新的演讲摘要:产业政策由企业家制定更靠谱

中国特别流行产业政策,有好多外国的学者都在吹捧这个政策,还有人建议美国应该学中国搞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有一个假设–政府官员比企业家更聪明,更有能力判断未来。肯定不是那样,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他怎么能够比笔者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更懂得未来?何况政府做一个决策之后,他不承担任何成本的。举一个例子,像笔者们3G,国际上有几种标准,WCDMA、CDMA2000,结果中国搞了一个TD-SCDMA,这个技术本来是西门子公司没钱送给中国的礼物,中国就把它宣传成什么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定要上这个。所有电信公司都知道这个不行,谁都不愿上,最后压在中国移动身上,中国移动赚那么多钱,你不花钱谁花钱。还叫3千亿投资打水漂了,中国人多少人在用3G?中国移动没办法就拼命在推4G,不搞4G,3G的毛病就掩盖不起来。这就是笔者们的产业政策,这就是几千亿的老百姓的血汗钱。

笔者认为,判断未来绝对不是政府官员擅长的事。历史证明,政府要替代企业家,是不可能的。因为政府没有这样的能力,他做这些决策的时候,没想市场如何。所以要警告大家。

市场经济是你给人们自由,市场就慢慢就形成了。而不是从上到下,建立个市场经济这么简单。最重要的笔者们要清楚这个产权的侵害,对自由的侵害,这不是一句空话,要做在实处。好比过去发现的冤假错案,就是对企业家的错判,笔者们能不能进行平反?这些事做了,就是给大家信心,不做的话,就不能建立大家的信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银行巨亏!能否终结产业政策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