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电气风电董军:我为生产撑起一把保护伞

作为电气风电安全环保部的技术专员,董军的办公桌上总是醒目的放置着“排除所有安全隐患,追求安全防范的极致”的座右铭。在日常工作中,他更是秉持着“生产再忙,安全不忘”的宗旨,时刻洞悉企业安全制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见微知著 发现外场作业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董军经常深入各个风机制造基地进行安全排摸。2020年,在一次安全例检中,细心的他发现在常规的风机装配作业之外,承包商也会不定期在外堆场进行风机LOGO的制作。

LOGO的制作往往是在户外进行,而且需要登高作业。一旦出现高温、大风等天气,作业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董军觉察到,相对于电气风电内部严谨的安全制度,这部分外包作业的安全规范存在一定的薄弱点,亟需进一步完善。

为此,董军积极展开调查。他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和承包商进行沟通,耐心细致地向在场施工人员进行登高作业的安全宣传。然而善意的出发点并没有得到理解,施工人员起初不配合董军提出的安全防护要求。面对大家的抵触情绪,董军没有泄气。他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登高作业安全事故照片,打印出来展示给大家看。一张张惨烈的相片、一份份血的教训,在董军展示的活生生的教材中,大家终于意识到安全意识薄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安全环保部在对项目现场进行隐患排查

得到大家肯定的董军开始对承包商进场的周期、作业内容、登高方式等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在他的努力下,这些偶发性的生产作业安全规范被详细的编制在《非常规作业许可管理》中。

凭借着敏锐的安全嗅觉,董军有效地将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而对安全工作的事无巨细和精益追求,更是为电气风电的安全生产,加上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躬体力行 死扣防疫工作中的安全细节

2020年初,新冠疫情不期而至。在集团下达疫情防控任务的第一时间,董军就绷紧了安全防护这根弦。从复工第一天起,每天早上7点的防疫物资发放,董军都必躬体力行。

对离沪和返沪员工的排摸,他也毫不懈怠。为了进一步确保复工后的安全上岗,他通过KOA和邮件形式督促大家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严峻的疫情形势下,防控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然而董军用他细微到极致的工作态度,为疫情下的复工撑起了一把缜密的疫情防控保护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电气风电董军:我为生产撑起一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