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天晟新材迎来国资“救世主”,商誉、存货“洗大澡”仍存疑

天晟新材控股股东吴海宙、晟衍拟向融海资产转让9.2%公司股份。

找到国资靠山的天晟新材,不断扩大着国资控股比例,并试图在2020年扭亏为盈。

记者获悉,6月22日,天晟新材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公告,天晟新材的控股股东吴海宙、晟衍投资拟向青岛融海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融海资管”)合计转让公司股份3000万股,占总股本9.2%,使其成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此次转让价9.85元每股,总价2.96亿元。

此外,加上融海资管的一致行动人长沙盈海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合伙企业之前持有的1.50%股份。此次转让之后,融海资产管理公司与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天晟新材股份3489万股,占总股本的10.70%。

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吴海宙直接持有股份变为25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7.80%,公司控股股东吴海宙、吕泽伟、孙剑、晟衍合计持有的股份变为577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71%,其中晟衍持有公司股份数变为0股。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据了解,此次天晟新材转让股权主要为了偿还债务,摆脱目前财政危机。天晟新材自上市以来,其业绩一直呈现缓慢增长态势,2019年更是突遇业绩暴雷。

记者了解到,天晟新材于2011年1月25日上市,主要从事高分子发泡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近年来,其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结构泡沫材料Strucell系列产品,已成功跨入风力发电、轨道交通、船舶制造、节能建筑等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

天晟新材上市以来,一直广受资本市场关注,但是其业绩却没有像它的关注度一样高涨。

2011年至2016年天晟新材营业收入一直保持小幅缓慢增长,从4.13亿元涨到8.22亿元,用了6年之久。这6年间,其净利润也是两年正,四年负。2017年天晟新材还遭遇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09%,净利润同比下降505.09%。

随后2018年虽有略微回升,但2019年又变脸回落。根据2019年年报,其营业收入8.9亿,下降了1.2%,净利润-2.9亿,下降了1883.2%,下降幅度过大,出现异常。

对于2019年业绩“大变脸”,天晟新材给出的解释是计提商誉、存货等资产减值准备。天晟新材为新光环保商誉减值准备预计计提10100万元,为天晟复合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约为7550万元。不过这看似合理的回答,市场却持以怀疑态度;天晟新材商誉、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多项资产同时去计提减值的行为让大家质疑是否存在公司业绩“洗大澡”动机?

前嫌还未解除之际,天晟新材迎来了生命中的“救世主”——融海资管

融海资管是青岛融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100%控股企业,而青岛融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为青岛市李沧区政府下属的国有独资公司,具有强大的国资背景。此次,天晟新材引入国有资本,不仅有利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而且有助于公司做大做强。

未来融海资管将向天晟新材提供融资支持或为天晟新材融资提供增信支持,帮助天晟新材业务发展,以及现有业务及新业务开拓提供支持,同时为天晟新材引进更多政府、产业、金融等战略及业务资源。

天晟新材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5%,净利润同比下降240.6%,那么有了融海资管这个国资靠山,未来其能否扭转亏损呢?还有待观望……

不过从股价来看,国资的加持对天晟新材的股价还是激起了一丝涟漪。

6月22日收盘,天晟新材上涨1.78%,报8.02元/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天晟新材迎来国资“救世主”,商誉、存货“洗大澡”仍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