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份季报披露期的结束,汽车类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成绩单也全部亮相。新浪财经统计了申万汽车行业A股22家整车上市公司(剔除了刚借壳上市的北汽蓝谷)的营收、利润、应收账款、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以及行业销售等数据,并进行一个横向和纵向的对比。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今年1-9月,国内汽车销量合计2049.06万辆,同比增长1.49%,比前8个月3.53%的增速又回落了2.04个百分点,其中占比最大的乘用车前9个月销售1725.97万辆,同比仅增长0.64%,汽车销量在经历连续多年的增长后,即将迎来大周期的拐点。
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与行业情况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Wind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22家A股汽车整车类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58%,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438.28亿元,同比下降了10.09%。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整体净利润率仅3.8%、以及销量同比基本持平,在此情况下呈现出的“增收减利”态势,往往反映出景气度开始下行、业内公司之间竞争加剧的行业格局。
从各家公司的情况来看,福田汽车的情况最为堪忧。今年前三季度,福田汽车在营收微降的情况下,利润从去年同期的盈利1.38亿变为亏损16.94亿,同比降幅达到1324%。
新浪财经曾在公司三季报出来前10月19日发表的《福田汽车"割肉"宝沃:卖一台亏半台 收购4年或亏45亿》文章中提到,福田汽车正在筹划通过出售宝沃汽车,缓解公司紧张的财务状况。
而从后来福田披露的这份三季报来看,公司的经营确实面临重大的压力。
A股汽车公司前三季度业绩 来源WindA股汽车公司前三季度业绩 来源Wind
头部公司的业绩表现则出现了一些分化。
以乘用车销售为主的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尽管同样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但从收入和利润看,仍能保持10%左右的增速,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以商用车特别是客车销售为主的公司,如宇通客车、金龙汽车等,受到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更大,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
除了业绩,其他一些财务数据同样值得关注。
在整体销量几无增长的情况下,行业的销售费用从去年同期的674.48亿,上升到743.12亿,增幅超过10%。也就是说,各家公司在加大销售投入的情况下,仍无法有效扩大销售规模,一定程度反映了行业正逐渐逼近发展瓶颈,内部竞争将日趋激烈。
应收账款方面相对平稳,同比增加5.56%,与营收增速基本一致。不过,比亚迪在营收只占上汽集团13.4%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反而比上汽高出29%,两家龙头公司应收账款与营收的比例相差了接近10倍。
新浪财经还注意到,这22家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743.12亿,而同期研发费用合计仅213.48亿,销售支出是研发支出的3.48倍。尽管研发费用缺少了东风汽车披露的数据,但行业在销售和研发两项上投入力度如此巨大的差异,还是让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