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出行,我们不再需要时刻紧握方向盘并注视前方,因为有了车联网。简单来说,车联网就是把汽车连起来,组成网络。当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车与网络、车与行人都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我们的交通将更顺畅,出行也将更轻松。
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是当前汽车与交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解决汽车社会问题,支撑汽车产业升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业内预计,2021年我国将至少需要7500万套与车联网相关的通讯模组;长远来看,车联网将成为万亿级规模的大市场。
当下,车联网进入产业爆发前的战略机遇期,逐渐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正在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车联网技术向着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演进,车载操作系统、新型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服务平台、安全等关键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而2019年5G技术的凶猛来势,更是以强大的数据承载量和传输速度满足了出行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需求,而网络速度的提升,也保证了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路之间信息流通的及时性,让车联网技术不仅仅可以满足娱乐需求,也能更多的参与到驾驶本身上。未来在车联网设想下,汽车行驶在马路上,能够通过5G信号了解到周围的车辆环境。依靠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高精地图的深度学习,和道路上的基础设施、雷达、传感设备产生信息交互。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透露,正与交通运输部合作推动中国公路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利用5G技术发挥车路协同优势。两大部门联合推动道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有望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车联网发展缺乏协调统筹的难题,为车联网“驶入”规模商用奠定基础。
“基于5G-V2X等技术,将构建“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互连环境,实现车路协同控制、车车协同编队、远程操作等高级/完全自动驾驶业务,最终支撑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葛雨明表示。
道路交通信息交互,能确保行车的安全性更高,比单纯的车辆系统内的智能驾驶更具有优越性,出行效率将大幅提高。不过,落实这些事情并不是小工程,不仅涉及技术、企业合作还涉及到了社会层面。
然而,我国在政策、技术、标准和商业模式等各方面都存在瓶颈,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车联网发展缺少协调和统筹、车联网发展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比较突出,亟须拿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车联网进入战略机遇期 5G来势凶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车联网进入战略机遇期 5G来势凶猛
相关推荐
- 马斯克:大多数汽车至少需要10年才能实现自动驾驶
- 广汽集团冯兴亚:无人驾驶汽车将在10年内正式上路
- 两会关注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启动自动驾驶标准制定工作前置
- 两会关注 |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落地
- 毫末智行宣布获B1轮超亿元融资
- 广汽埃安官宣:2025年实现L4级智能驾驶
- 特斯拉公布2023年车辆安全报告:Autopilot可降低事故率
- 苹果汽车预计从2026年推迟至2028年交付
- 广东广州成全国首个车联网运营破万城市!
- 工信部:要加大车用芯片、高级自动驾驶等技术攻关
- 上海首家第三方智能网联汽车OTA联合实验平台揭牌
- 湖北武汉成全球最大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
- 2023年自动驾驶加速落地,2024年自动驾驶挑战犹存
- 智己被曝出现大规模车机故障,客服电话被打爆
- 行业第一!小鹏汽车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全量覆盖243座城市
- 赛点将至,城市NOA正在重塑智驾竞争
- 智能驾驶临近iPhone时刻,L3落地需要「利器」
- 汽车关键底层硬件!华为发布5G车规级模组Uu口通信认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