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关村新能源海水淡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暨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北控水务集团曹妃甸新能源海水淡化处理厂举行。该项目旨在验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技术和装备,与新能源结合提供电力,大力推动北京新能源海水淡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据了解,中关村新能源海水淡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由北控集团公司、首都钢铁集团公司、北京赛诺水务科技公司、清华北控环境产业研究院、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金风科创公司、北京碧水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创世奇科技公司等共13家单位共同发起,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为宗旨,进一步整合中关村优势资源,通过产业联盟方式促进产学研应用协同创新,开展规模化工业性项目的试验研究,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与海水淡化相结合的系统技术,降低投资成本和制水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验证自主创新的膜、泵、能量回收等海水淡化的关键材料和装备的性能,热法海水淡化技术及装备的工程化应用,为具有自主创新特色的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提供总体解决方案,为海水淡化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此次启动的新能源海水淡化示范项目分为膜法和热法两组,分别采用膜法和热法技术。膜法示范项目在北控水务集团已建成的曹妃甸海水淡化厂内分两期建设,一期规模为每日1000吨,其中,赛诺水务、北控水务牵头整体设计和施工建设,碧水源、赛诺水务等负责研发并提供超滤膜及组件和反渗透膜及组件,创世奇负责研发并提供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设备。热法示范项目拟在首钢集团已建成的曹妃甸海水淡化厂内建设。
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对缓解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优化用水结构,保障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中关村在新能源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较强实力,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目前,我国虽然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海水淡化工厂,但其关键技术装备和材料,如膜及组件、能量回收装置、高压海水泵等大部分从国外进口。针对这种状况,近年来中关村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新能源、海水淡化技术和装备等方面加强研发,通过实现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逐步打破国外企业垄断,从而达到减少项目投资、降低系统运行能耗、降低海水淡化生产成本的目的。其中,碧水源、赛诺水务、创世奇等在膜组件、能量回收装置等方面已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在海水淡化工程的整体设计、建设、运行方面,赛诺水务、北控水务等企业均承担过日产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