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会议要求在抓紧完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这进一步将大气污染治理问题拉到了社会视界。
2013年冬,雾霾袭击了我国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除北京以外,华中的长沙、华东的上海、华北的郑州、华南的广州、东北的哈尔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言论铺天盖地袭来。无论是外籍人士和中国精英的逃离,还是西方媒体的言论施压,中国迫切需要在环境问题上打一场翻身仗。
在2014年的地方两会上,多个省市将治理雾霾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只争朝夕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3月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雾霾与环境治理已然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分别对环境治理进行了逐层落地的部署,今年两会是否能出现更为细致的顶层设计,备受各界期待。
雾霾下的中国,传统能源结构备受诟病
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社科院此前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中国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大气污染物逐年增加,主要源于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及地面灰尘等。对雾霾来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之后,各界专家将雾霾的主要原因指向当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称,我国近来多地连续发生雾霾天气,不合理的能源结构,特别是燃煤过度排放,是加剧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高度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直接原因。他指出,加快转变能源利用方式,调整能源布局,优化能源结构,是应对雾霾之困、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优选之策。
日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201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将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严格控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煤电项目。同时强调,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国家能源局年度重点任务,以大气污染防治为契机,加快淘汰能源行业落后产能,着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比重。
深挖雾霾形成的根源,直指我国当前的落后的能源结构,即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中国政府一直希望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然而从现状出发,中国目前能够实现高自给率的能源依然只有煤炭。分布式能源对煤电的冲击还远未出现,目前的环保政策也难对现有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美丽中国”难以在迷雾中前行,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改善能源结构的必经之路。展望2014年全国两会,如何改善我国当前落后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无疑将成为2014年全国两会讨论的焦点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望进一步提出,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与此同时,PM2.5监测指标也会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2013年“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相比,尽管工业依然是节能的重点领域,但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2014年的新措辞。目前,按照能源局定下的目标,整个2014年的任务就是控制能源消费,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表示,今年天然气消费比重将提高到6.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以下。
可见,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未来将成为能源利用方式的主力军,加上近年来风能、光伏、核电等新能源的兴起,转变能源利用方式、调整能源结构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重大转变。
破解雾霾,考验“能源体系”顶层设计
面对雾霾,地方政府正在打响一场场“呼吸保卫战”。其中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实施了严格的“限污”措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河北省制定50条整治措施,并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环保部还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签订大气防治目标责任书,立下大气污染防治“军令状”。
一个共识是:治理雾霾天气“堵”不如“疏”,纵观目前地方政府对空气污染仍以“限制”为主,即限制机动车出行、限制排污单位排污等。当然,调整交通方式、提高公共交通比例是非常有利和必要的,但从整体污染来源来看,这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污染扩散,并未能起到治理的作用。如果只是一味采取强制性措施,停产、停驶,则只是“堵”而不是“疏”,对相关产业发展不利,也对产业升级没有太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能源产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今后能源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毫无疑问,破解雾霾,考验的是“能源体系”的顶层设计。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在此之下,针对现有能源结构的种种弊端,有企业提出亟需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优先、化石能源支持,因地制宜的多元能源结构;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相互协同的可靠供应模式;供需互动,有序配置、节约高效的平衡用能方式”的现代能源体系。
展望2014年两会,国家层面重构中国现有能源体系,将至少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且最为关键的是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主要是调整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类传统能源消费的比重。对天然气的规模化利用早已引起了政企学多层面的关注,《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提出了“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今年两会中,天然气价格改革及天然气行业改革无疑将再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其次,还需大力开展节能环保,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消耗。长远来看,传统能源的替代、新能源的开发非一日之功,依靠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减少,排放量降低。今年年初,在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产业园区)中,确定了81个城市以及8个产业园区为第一批名单,在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发挥可再生能源在调整能源结构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8个产业园区除了在用能倾向和产业选择方面力求低碳环保、采用新能源之外,部分园区已经在构建整体规划之前,即已考虑能源规划对于整个园区的统筹、牵引作用,先行进行形成能源规划,以青岛中德生态园为例,采用新奥泛能网技术为依托的园区整体能源规划,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园区功能布局与产业引进,这将使园区在建成后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到80%,清洁能源利用率将达到80%,并实现智能化监测与调控。
最后是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史立山称,全球正处在重要的能源转型时期,实现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能否实现能源转型将是检验能否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的重要试金石,制定明确的能源转型战略和发展目标,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向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对实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环境问题倒逼能源结构调整的同时,催生了中国新能源市场和能源企业新的机遇。据悉,新奥集团作为国内从单一能源分销向能源解决方案实施转型的代表性企业,其旗下能源服务业务板块,2013年最后两个月签订的能源解决方案类业务合同即已过亿,其负责人表示,目前新奥在能源方案设计规划、建筑/工业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工业节能等方面的业务逐步走向成熟,并有不少成功项目,2014年销售收入目标将是2013年的近3倍;国际企业在中国同样赢得更多商机,施耐德(中国)正试图通过能效管理实践和经验,赢得合同能源管理的订单;根据西门子(中国)201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能源业务领域的新订单额增长3%,其中,火力发电集团和输电集团的订单有所下滑,而风力发电集团的新订单额呈现两位数增长。
两会在即,要求加快经济转型、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呼声不绝于耳。如何科学制定能源规划和布局工作,如何打破地区和行业垄断,如何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并促使终端能源消费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这些对中国未来“能源体系”的拷问,有望在2014这个发展转型年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