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新能源车是虚火旺还是行业旺?

事项

在包括政府补贴、专门牌照、不限行等多重利好因素刺激下,新能源汽车在去年终于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由于政策设计的不完善、地方的保护主义盛行以及监管和执行并未跟上,新能源汽车在迅速崛起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也问题频发,有些甚至是“触目惊心”。新能源汽车骗补就是其中一种。

主要观点

1.大逻辑还是产业趋势形成。

根据汽协数据,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5万辆,同比增长350%,我们年初预测15年预计生产21.6万辆,增长275%,最终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万辆,同比增长330%;其中碳酸锂供不应求,由年初的4-5万元/吨上涨到12-13万元/吨,行业发展趋势已经形成。

2.骗补逐渐产生,属于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产物。

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长期逻辑是平价——即具有经济性,短期逻辑是补贴退坡带来的抢装行情。光伏行业火爆的10-11年,行业个别公司根据“初始安装”补贴的政策漏洞骗补,导致一部分电池板发电效率底;15年的新能源汽车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从产量、销量、上牌三组数据分析,我们看到,中汽协、海关、公安部数据,15年1-10月销量17.4万辆,而对应的上牌量仅10.8万辆,销量和实际上牌数都存在38%的出入。即便考虑到销售环节有一部分库存,38%的数据也偏高。我们调研了解到,产业里确实有些个别公司钻政策漏洞,利用电池没有识别码的特点,将登记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卖给自己成立的租赁公司,随后将电池卸下来,装在另一辆车上,再拿一次补贴。新能源汽车电池占整车成本30%-50%,补贴主要是补电池。补贴倒挂的事情主要是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

3.上游资源的涨价风最终会着陆。

15年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的涨价是因为下游需求旺盛、供给相对集中、扩产周期长、产能释放相对滞后,再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带来的抢装行情导致上游供给不足。为了体现供需关系以及不得罪某些客户,资源企业通过涨价调整供给周期。但捂盘惜售同时也导致了有价无市的现象。我们认为供需结构决定价格趋势,“供不应求-涨价-扩产-供过于求-降价”的过程大概率会重演。按目前的价格13万元/吨,并考虑16年下半年锂矿产能释放的进度,我们认为碳酸锂、六氟磷酸锂价格大概率在2季度前会阶段企稳。

4.下阶段产业变化预测:

我们认为,在中国“绿色交通+汽车工业+车联网”的大战略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程。为了产业健康发展,15年后可能出台的政策包括:(1)成立独立的监管部门,通过严格惩罚措施规范行业;(2)公安部根据各地交管局新能源汽车的上牌数据定期发布全国新能源汽车上牌数据;(3)给每个电池系统一个ID,和车架号严格对应;(4)改地方补贴中的购买补贴为运营补贴,客车、物流车和租赁车按照实际运营里程去申请;(5)出台《锂离子电池及材料质量安全问题追溯相关办法》。其中(1)是基础,(2)-(5)难度依次提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新能源车是虚火旺还是行业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