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CWP2019嘉宾观点汇编(5)全球CTO论坛——如何在无补贴情况下实现降本增效?

2019年10月21-24日,2019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19)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主题“风电助力‘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自2008年首次在北京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12届,成为北京金秋十月国内外风电行业争相参与的年度盛会。
  CWP2019全球CTO论坛于10月22日在新国展成功举行。来自海内外顶尖整机厂商CTO围绕“降本增效、供应链建设、智能化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


  根据IRENA《全球能能源转型路线图2050》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整个发电量大约86%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其中37%将会来自于风力发电。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吴立建对这个预测非常认可,他表示,风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为实现2021年陆上风电全面进入平价时代指明了路径,稳定了市场预期。伴随着平价时代的到来,风电企业对于提质增值、降本增效的需求大增。
  对于整机商而言,建设风电产业供应链变得尤为重要,开发商降本压力巨大。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无补贴情况下实现降本增效?在当前供应紧张形势下如何建设风电产业供应链?如何通过风电最前沿的创新技术,实现数字化时代下风电行业的变革,提高风电场整体的发电量?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副总经理杨铭在论坛上讲到,通过高盛的数据研究发现,在2023年左右,按照度电成本来算,预计光伏海上度电成本接近于现在陆上的风电成本,预计陆上的风电成本在0.33元左右。与光伏做对比的情况下,光伏的降本在于原材料的降本,而风电随着10年的降本、技术的可持续性,更大的空间是在深挖效率上。
  有关效率提升,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产品管理部高级副总裁Thomas Scarinci在论坛中提出了模块化开发的概念。“我们开发了两个平台,希望借自己的传统优势,40年的经验来开发这些平台,同时我们也需要有新的框架来不断加快创新的脚步,同时减少风险,价格也是可以负担的。”他说, “模块化的方式,我们觉得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如果你想要实现未来快速的增长,而且还要做快速的创新,同时要保证可靠性,必须要权衡这些不同的要素,投资要有灵活性,另外还要减少成本,风险要得到良好的管理。”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凌在论坛中同样谈到有关技术方面的见解,她表示,对于电网来说需要有两个平衡点,一个电压平衡点,一个是功率平衡点。而如何让风电能够在电网发生频率很短暂的突变的情况下提供支持?她提出用虚拟惯量来完成。何为虚拟惯量?它的时间非常短,只是在500毫秒之内,这个频率的变化如果超过了惯量响应的罚值,有功率如何在预定的功率误差范围内,最短的时间让风电还有包括光伏等新能源能够回到功率点。
  从2018年9月13日,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平价上网有关工作和通知,平价上网就被按下了快进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支持中心副总经理兰涌森在论坛中讲到,从整个工厂的造价来看,设备、安装、运维占据了接近80%的成本比例,对于整机设计、制造、包括安装运维都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兰涌森认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是平价的必由之路。
  如何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风能研究院副院长刘卫在演讲中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总结:第一,降载;第二,智能控制;第三,风场的设计;第四用智能化的技术促进低成本的运维。刘卫表示,智能化设计是应对抢装潮和平价时代的重要手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CWP2019嘉宾观点汇编(5)全球CTO论坛——如何在无补贴情况下实现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