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大港油田采出井DG-30流出的地热水汩汩流入回灌井DG-30B,标志着这个油田扭转了地热开发只开采未回灌的单一局面,实现了开采回灌一体化,开启了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时代。
近年来,国家对地热能发展非常重视,已将地热能列为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去年6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确保北方地区群众安全取暖过冬。地热能已成为北方冬季保供的重要能源之一。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沉积盆地不仅富集油气资源,也蕴藏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油田开发采出的热水也是地热资源的一部分。初步测算,中国石油探区主要盆地地热资源量达5900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地热资源总量的70%,但地热利用项目较少,规模有限。
中国石油探区内约2/3的地热资源集中分布在松辽和渤海湾盆地。地处渤海湾的大港油田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孔店组等层中。为解决居民供暖问题,早在1980年北大港地区就开始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自主钻探地热井23口。上世纪90年代,大港油田将3口报废油井改造为地热井试验,当时地热井总数为26口,总供暖面积68万平方米,补水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主要开采层段为馆陶组。由于多年来仅实施单一开采,未进行回灌,造成地层压力逐年降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为此,大港油田积极探索热储层回灌及热泵提效利用等技术。
此次投入运行的回灌井DG-30B坐落于渤海装备新世纪公司院内,是大港油田在天津市政府公开招标中中标的第一口井。回灌井DG-30B和开采井DG-30相互配合,开采井采出水经过换热系统后,尾水温度降到25摄氏度以下,充分提取热量,然后全部回灌进入同层位回灌井中,保持地层压力的平衡及水量的不流失,实现对井采灌平衡。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地热开发利用的清洁环保水平,对今后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蓝天保卫战的全面打响,作为中国石油绿色矿山建设的试点,大港油田把地热业务作为重要补充业务,逐步加大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编制了《大港油田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2018年—2035年)》,制定了地热供暖面积1200万平方米的总目标。第一阶段主要开展研究院院区+采油五厂片区地热利用先导试验;第二阶段将开展重难点技术攻关,在油区内扩大地热供暖及余热回收规模;第三阶段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京津冀等外部市场。到2035年,预计可实现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年节约天然气565万立方米。
截至目前,《第五采油厂办公楼地源热泵示范工程》已通过股份公司评审。这是中国石油首次规模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制冷供暖,将为油田办公区清洁绿色低碳运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四个中深层地热能利用项目已启动立项研究程序,两个采出水联合站利用项目已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
大港油田积极推进采出水余热资源利用,孔店联合站余热回收利用工程已整体投产运行,年节约原油2166吨,创效485万元。
大港油田开启地热能可持续新时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大港油田开启地热能可持续新时代
相关推荐
- 中国石油京津冀最大规模地热供暖项目集群方案获批
- 中国石油首个浅层地热项目入选全国优秀实践案例
- 大港油田建成中国石油最大规模浅层地热群
- 大港油田地热能供暖提速推进,到年底供暖面积近40万平方米
- 招标 | 广东韶关始兴县隘子镇井下地热水温泉及隘子镇沙桥地热水温泉勘查及设置竞争性磋商公告
- 图解 | 《福建省福州市地下热水(温泉)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非洲掀起地热能源开发热潮
- 中标 | 河北省地热矿泉水分析测试仪器装备购置公开招标中标公告
- 大港油田:开发地热 让废弃油井发挥余热
- 地热版图再扩容!大港油田中深层地热项目开工在即
- 山西大同天镇县:利用地热资源发展壮大渔业养殖业
- 广西贺州获评“中国温泉之城”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
- 河北固安被誉为“温泉之乡”,地热水极其丰富
- 磨溪X210井采出水地热利用先导试验工程即将调试投运
- 双瑞特装:自主研发地热水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 吉林油田地热利用工程技术取得新进展
- 保障地下水可持续利用 《河南省地下水管理办法》来了
- 【视频】欧洲能源困局,地热能如何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