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常州国际机场地源热泵空调项目召开了项目竣工验收会议,新北区质监站、项目设计方、勘探方、施工方、监理、代建方及机场公司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上,各方代表轮流对承建工作及项目概况进行了介绍,随后,质监站检查组对项目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进行了现场检查。通过现场实地勘察检测,新北区质监站对项目质量给予了肯定,同时对该项目后期运行提出了宝贵的指导建议。这标志着常州国际机场地源热泵项目,经过为期17个月施工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
据悉,常州国际机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项目位于常州市新北区,新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1套,配套地源热泵主机2台,冷水机组1台等设备,配套附属用房1座,总建筑面积为392.6 平方米,是由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的江苏省投资项目。该项目由常州市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自筹资金招标,于2018年7月启动,2019年11月完工,完工后主要为5栋办公楼提供空调服务动力的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作为航站楼的应急运行保障的备用设备。
2019年11月11日,民航局召开发布会介绍了《推进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相关内容,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标杆机场引领世界机场发展,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智慧便捷、和谐美好的发展模式全面建成,为全方位建设民航强国提供重要支撑的建设目标。
据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是绿色机场建设的重要指标。而由于地热能具有稳定、清洁、量大的特点,在大型机场公建项目中采用地源热泵供热制冷已成为绿色机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比如被国家主席宣布投运、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大兴国际机场就是采用了地源热泵作为热源供热制冷。
作为国内最大的多能互补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大兴机场的地源热泵工程一共建设了2个能源站,共安装8台地源热泵机组,并分别以蓄滞洪区作为集中埋管区进行施工建设。其中一号能源站安装了2台地源热泵和5台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热泵,二号能源站安装了6台地源热泵和一套冰蓄冷设备。通过将地源热泵、锅炉烟气余热收集,和错峰用电使用冰蓄冷等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再生能源回收和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也使整个地源热泵的供能面积达到了最大化。
大兴机场地源热泵机组
此前,我们还关注了早年的云南宁蒗泸沽湖机场地源热泵项目和正在施工中的湖北鄂州民用机场地源热泵项目。
云南宁蒗泸沽湖机场地源热泵项目,其热源形式为太阳能+地源热泵。
热能中心共有3个独立封闭的循环系统,其中太阳能系统和地源侧系统为集热系统,用户侧系统为供暖系统。太阳能系统共设置耐压防冻型太阳能板654块,分别布置在办公楼、消防楼、热能中心、中心变电站屋面上,约能提供327kW的热量,采暖季通过循环泵循环、容积式换热器交换的方式将热量交换到用户侧系统。地源侧系统在停车场地下2米位置共钻100米深的热力井320个,井间距5米,共垂直埋设128000米的双U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通过循环泵循环、地源热泵机组交换热量的方式将地热交换到用户侧系统。用户侧系统为机场航站区所有建筑在冬季提供供暖,总热负荷为1200kW。
湖北鄂州民用机场(又称顺丰机场)被列民间投资头号项目,其热源形式为地源热泵+水蓄能+调峰。
一期建设项目地源热泵机组采用双工况热泵,以浅层地热加水蓄能为主。冬季采用浅层地热+水蓄能+调峰燃气锅炉的复合式系统供热,空调冷负荷为9.8MW;夏季采用浅层地热+水蓄能+调峰冷水机组的复合式系统供冷,空调热负荷为5.8MW。室外设置2个蓄能水罐分别为1600m?。
近年来,地源热泵项目在机场项目建设中的应用颇为亮眼,作为一项成熟稳定的技术,我们期待地源热泵能为更多标杆机场展现其优越性能。
继大兴机场后,常州国际机场地源热泵也将投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继大兴机场后,常州国际机场地源热泵也将投用
相关推荐
- EDF和TAQA地热签署谅解备忘录,推进沙特地热能源发展
- 深化新能源、地热综合利用等合作!宋海良与山东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长生会谈
- 河南郑州: 2025年计划新增地热能供暖面积100万平方米
- 最高补助1000万元!贵州支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 山东能源旗下方亚新能源公司中标地源热泵供暖制冷系统等综合能源服务项目
- 拓展“地热+”多能互补应用场景!万江新能与沣东华能签署合作协议
- 成都院中标世界海拔最高、我国单机最大地热电站项目
- 中核集团集中研发项目“地热勘查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成功通过验收
- 三峡能源吉林大安中深层地热供暖示范项目开栓供热
- 中国人民银行安徽亳州市分行:加强与风光、生物质、地热能等发电产业对接
- 能源法草案二审稿调整:增加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内容
- 江西省矿产资源保障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江西省地热能潜力调查评价项目野外验收
- 中国石油京津冀最大规模地热供暖项目集群方案获批
- 雄安新区最深地热井开钻
- 注册资本1亿元!龙源技术参与投资设立地热开发公司
- 华北油田地下取“热”加速绿色转型
- 中国石油首个浅层地热项目入选全国优秀实践案例
- 美国能源部700万美元资助地热能研究,助力电网脱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