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驻哥伦比亚大使朱京阳:中国新能源产业过剩论是一枚政治烟雾弹

2024年5月29日,驻哥伦比亚大使朱京阳在哥主流财经媒体《证券报》发表题为《“产能过剩论”: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眼法》的署名文章,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揭批美欧打着“产能过剩”旗号行打压别国先进产业之实,以“公平竞争”为借口搞践踏国际经贸规则的保护主义,强调中国将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全文内容如下:

近段时间以来,美西方政客和媒体彼此呼应,抛出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声称中国新能源产业生产超出国内需求并以非公平价格向国际市场倾销产品。这究竟是真实客观的经济问题,还是美欧国家抛出的又一枚政治烟雾弹?

产能多少由市场需求说了算。产能过剩,通常指的是特定行业实际生产能力相对市场需求过高,导致供过于求的现象,产能多少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事实上,当前全球绿色产能存在巨大供需缺口: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去年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出口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约1385亿美元),增长近30%,说明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出口契合全球发展需要,不存在“过剩”一说。

产能高低是各自比较优势决定的。各国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惠,能够提高民众福祉和生产效率。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依托庞大国内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充分竞争和技术迭代创新,形成综合性竞争优势,并以高品质和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巨大市场。当前中国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海外售价显著高于国内,部分车型在欧洲市场价格近乎翻倍,完全不存在所谓的低价倾销。单纯以一国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或者出口量等指标来判断是否过剩,无异于将“产品出口”和“产能过剩”直接划等号。这样的说法违背了国际贸易规则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既不合理也不科学。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产业补贴是各国通行做法,关键是要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坚持公平、透明、非歧视原则。近年来,美欧国家不断加大新能源相关产业补贴,并带有明显排他性、歧视性色彩。比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规定从2024年起符合减免条件的电动汽车不得包含由“受关注外国实体”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欧盟于2023年10月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明显是披着“绿色外衣”的保护主义。美国财长耶伦曾表示,“美国会非常明确地针对战略领域进行投资补贴,但我们不希望中国向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提供大量补贴,这只会把我们的企业挤出市场”。按照这一说法,美国进行补贴就是“至关重要的产业投资”,别国进行补贴就是“令人担忧的不公平竞争”;美国向世界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是“自由贸易”,别国向世界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是“产能过剩”。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始终坚持公平、透明、非歧视原则,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外企业一视同仁。显而易见,美国在打着“产能过剩”的旗号对别国先进产业进行打压,以“公平竞争”为借口搞保护主义,践踏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是赤裸裸的霸凌霸道。

在全球化越来越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践行多边主义,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满足全球能源市场需求作出积极贡献。据统计,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2022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近6亿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效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公平公正、遵守规则的良性有序竞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愿与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共享繁荣发展机遇,共建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驻哥伦比亚大使朱京阳:中国新能源产业过剩论是一枚政治烟雾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