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发布《盐城市“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在氢能方面要求:2025年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超过100 辆。
第一章 分析现状形势 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发展基础
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和电池等关键技术,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氢能及燃料电池系统、动力电池充电、高比能量电池电极等领域,累计授权专利超过300项,形成了碳纤维轻量化、电磁与摩擦制动集成系统、混动多模箱等一批研发成果。
第三节 国内形势
对盐城而言,可充分利用“风光”等绿色能源资源,促进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现从发电端到使用端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化。
第二章 明确总体要求 系统擎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培育 5家以上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总成零部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3 家智能网联、氢燃料电池重点企业。新建加氢站5 座;SRT 示范运行20 列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超过100 辆。
第四节 发展思路
完善多元化格局。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加快上下游产业链条培育完善。
第三章 加强发展统筹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第二节 区域重点发展方向
盐都区
加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招引力度,招引本市动力电池企业的上游配套企业落地发展,重点发展电池隔膜、铝箔、铜箔、泡棉等关键材料。全力支持奥新汽车创新发展,招引专用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打造盐都区氢燃料专用车生产基地。
第四章 聚焦发展重点 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第一节 支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奥新汽车打造适用港口等场景的精品特种车。加强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研发以及车辆示范,探索在港口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源代替传统柴油燃料的运输新模式。
国唐汽车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公交车。重点发展新能源公交车,支持国唐汽车加快智能网联公交车示范推广,提供智能网联新能源公交车解决方案。坚持轻量化发展路线,通过智能网联新技术附加服务模式,提高“国唐”品牌价值,并向氢燃料电池客车领域延伸;加强产品研发试制、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环节管控流程,有效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水平。
第二节 发展壮大零部件产业集群
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推动奥新提升氢燃料电池重卡和物流车等产品产销规模,并进一步丰富氢燃料电池汽车种类。支持兴邦、天能、绿氢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总成及装备企业加速发展。重点发展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质子交换膜、双极板、催化剂等关键零部件,招引并培育储氢瓶、氢气压缩机、加氢枪、氢气传感器、氢气检测设备等相关生产企业。
第五节 完善产业配套设施
围绕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氢能供应及加氢站网络,完善智能网联测试环境和加强路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及使用创造良好环境。
完善氢能供应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布局加氢站。
按照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目标,加快布局发展氢能产业。加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完善氢能供应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加氢站。
加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围绕长三角氢经济一体化规划,争取加入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整合全市力量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扩大盐城市内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营路线和规模,开展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的示范运营。依托大丰港区和盐城-南通-苏州-上海的干线物流等特定场景,以固定运营线路以及港口等特定使用区域、使用环境为基础开展氢燃料电池物流专用车示范。完善氢能供应基础设施。结合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推进全市氢能制备、储运和加注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与氢能示范相适应的网络架构,推动基础设施与示范应用互促发展。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联合建站集约优势,探索加氢/加油、加氢/充电等合建站发展模式,鼓励利用现有加油、加气站点网络改扩建加氢设施,合理规划布局加氢站。推动盐城开发区国新加氢站建设,探索开展光伏叠加氢能、风电制氢产业应用,验证制/加氢一体化站。
附件5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招商推荐重点企业(2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