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从欧洲交通能源转型中看绿色低碳出行

【国际能源网专稿】交通运输是应对全球气候能源危机、实施经济社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在碳中和成为全球普遍共识的背景下,1月29日,“清华大学·大同第二届能源转型国际论坛暨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路径研讨会”之“零碳欧洲第九场报告会”在线上举行。在第12单元的论坛上,参会嘉宾围绕“ 交通能源转型与行遍欧洲”主题,清华能源转型中心零碳交通课题组三位成员分别作了介绍。

此次报告由北京助力自行车协会主任王林峰主持。

第一位嘉宾是柏林工业大学可再生能源系统专业硕士, 清华能源转型中心零碳交通课题组李子硕,他做了《环德国电动汽车考察》的报告,从德国概况、考察记录两部分介绍德国电动汽车产业状况。

李子硕首先介绍了德国概况,接下来依次展示德国欧瑞府零碳园区、油氢一体站、德累斯顿、莱比锡、高速公路光伏电站、大众汽车的茨维考电动汽车工厂、纽伦堡、海德堡、达姆施塔特电气化公路、法兰克福、科隆、杜伊斯堡、明斯特、奥迪电转气试点项目、汉堡等相关情况,向大家总结德国在光伏、电动汽车、制氢等方面的现状。

在德国充电桩方面,李子硕介绍,德累斯顿安装最大功率50千瓦的充电桩,实际最大电流122安,功率超过46千瓦。

在德国光伏方面,李子硕介绍,德国高速公路边的光伏电站Solarpark Meerane,采用众筹方式建设,两块集中式光伏电站同时发电,总功率为1.066兆瓦。

在德国电动汽车方面,李子硕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首先大众汽车的茨维考电动汽车工厂将从内燃机汽车制造工厂转型为完全的电动汽车制造工厂,承担大众汽车转型战略的重要任务。其目前主要生产Golf车型,改造后工厂新车总产能为30万辆电动汽车,是大众年产5000万辆电动车计划的起点之一。

其次,Fast-E 由欧盟的"Europe connecting" facility(CEF)共同资助,目前由欧盟委员会资助的最大电动汽车基础设施部署项目。2018年底前,实现了在比利时、德国、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四个国家2万多公里主要道路上布署307个三合一直流组合式快速充电站。

最后,明斯特德国电池工厂项目获得5亿欧元的联邦政府补助和2亿欧元的地方政府补贴(合52亿人民币)的补助,电池工厂预定于2022年投入使用。“电池一直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德国政府多次提出希望摆脱对中国电池的依赖并在德国本土打造世界先进的电池研发中心”,李子硕谈到。

在德国制氢方面,李子硕介绍,奥迪电转气试点项目实现制氢,甲烷化。年制1000吨甲烷,捕集2800吨二氧化碳。目前把甲烷与旁边生物质发酵制成的沼气合并,进入管网。

第二位嘉宾是柏林工业大学可再生能源系统专业硕士, 清华能源转型中心零碳交通课题组陈戈,作《波恩-科隆自行车道考察》专题报告,从德国自行车长途骑行体验、波恩至科隆80km长途骑行、德国自行车行情及路况、自行车出行意义、总结及国内改进建议五个方面阐述了德国的骑行道路、沿岸景色和骑行文化。

陈戈认为,德国街头的自行车种类繁多。与国内相比,德国的自行车以及电动助力车普遍偏贵。在欧洲,电踏车普及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疫情促进了自行车的热潮,中国相关企业需密切关注这个机会。

接下来,陈戈介绍,在德国自行车骑行时沿途看到光伏、太阳能集热器等设备。大部分的光伏设备安装在屋顶上,少部分独立支撑于屋顶上,用来提供热水和发电。此外,建筑外墙的光伏设备也随处可见。据了解,波恩市内的一幢四层楼建筑安装了BIPV,装机量约为10千瓦。莱茵河沿河自行车道Eurovelo15安装大量光伏,形态多样。“可以预期,建筑配置外墙光伏设备成为基本选择的可能性很大”。

最后,谈到自行车出行的意义和启示,陈戈认为:通过自行车考察骑行,得到三点启示:一是加强城市及市郊自行车道的基础建设,并增加自行车出行宣传力度,在旅游景区等适当增加自行车道路比例;二是加大骑行安全教育措施(如强制佩戴头盔等),树立安全出行意识。继续延续价格优势,同时可着重开发助力自行车,使出行更加方便高效;三是可采取部分绿色和开放空间保护方案,打造绿色城市。

最后一位嘉宾是乔治华盛顿大学新闻与大众传媒&国际关系双专业学士, 清华能源转型中心零碳交通课题组牛万星,作《欧洲自行车出行考察》和《欧洲自行车路网考察》两个专题报告。

在《欧洲自行车出行考察》专题报告中,牛万星通过欧洲电踏车、共享单车、自行车停车设施、疫情对自行车出行的影响四个方面作了阐述。

牛万星介绍,自行车出行可以实现减少噪音污染、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土壤及水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目标。

据了解,在欧盟委员会2011年交通白皮书中提出的40项举措中,有两次明确提到骑自行车。在欧盟委员会的《2016年低排放交通战略》中,关于城市行动的章节提到了骑自行车,强调了地方行动和可持续城市交通计划(SUMP))在促进和鼓励骑自行车方面的重要性。在2016年负责欧盟内部城市事务的欧盟部长非正式会议上,制定了《阿姆斯特丹公约》,并指出骑自行车是实现可持续和有效的城市交通的重点内容之一。

牛万星表示,欧洲踏板辅助电动自行车的生产正在快速增长。从2018年到2019年,单位数量的增长达到近60%。与2018年相比,2019年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总产量增加了11%,显示出电动自行车热潮的巨大影响。在欧洲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谈到疫情对自行车出行影响时,牛万星认为,疫情对欧洲自行车出行造成了一些影响,由于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人与人接触有很大的传染风险,自行车成为更多的消费者出行选择。欧洲各国政府正在推动这一趋势,为电动自行车的重度商业用户提供从100欧元(113美元)到1500欧元不等的购买奖励。

在《欧洲自行车路网考察》专题报告中,牛万星通过欧洲自行车基础建设、自行车道对于城市规划建设、自行车的生活方式以及疫情对自行车道建设四个方面展开讲解。

牛万星表示,作为自行车的发源地,欧洲有着悠长的自行车骑行历史。欧盟曾多次拨款帮助自行车道的建设并发表官方文件来指导欧洲国家如何科学的建立自行车道。此外,自行车道在欧洲城市规划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属于道路的一部分,而是通过单独的轨道建成。

谈到疫情对自行车道建设影响时,牛万星表示,新冠疫情引发了对欧洲自行车运动的空前投资。据了解,欧洲自行车联合会称,由于公共卫生危机,从柏林到里斯本的城市也开放了更多的空间用于新自行车道的建设。更多的欧洲国家建设了自行车道来方便市民出行,骑行成为出行常态,为未来的零碳出行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清华大学社科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北京助力自行车协会主任王林峰,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杨新苗和北京市城管委交通委道路设施科郑东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五位专家在报告会后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点评和讨论。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杨新苗表示,首先可以将德国波恩-科隆自行车道考察与北京-昌平结合起来探讨。德国的国土面积比我国省面积略大,因此可以借鉴它的自行车规划方案,通过互联网,各省组织民间自行车爱好者设计规划,最后由北京助力自行车协会认定发布。其次,通过欧洲国家使用滑板车要戴头盔得到启示,国内电动车需要戴头盔,并且2020年江苏、浙江等已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再次,降低自行车设施的设计门槛,让所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自行车设施。

北京助力自行车协会主任王林峰表示,欧洲此次新冠疫情使得自行车、助力自行车等销售数量有了迅猛增加,在此基础上骑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实现了由传统汽车向自行车回归,由自行车向助力自行车升级。据评测机构预计,到2026年7.5亿人口的欧洲每年将会售出4000万辆的助力自行车,预计2021年首次突破1000万辆。此外,骑行对于我国具备特别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中国是一个传统的自行车大国,再有中国的大部分城市规划出行的自行车道路,具有良好条件。当助力自行车新品类来到国内时,会带动更多人选择自行车来骑行。

清华大学社科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认为,首先欧洲自行车价格昂贵,而我国自行车价格却相对低廉,进入欧洲市场于我国而言是有利的。可以联合中国驻欧盟使团以及在欧盟的中国商会,利用低碳合作的大背景进行协商。其次,发动民众的力量来做线路的初步构思或设计,打造像莱茵河的Eurovelo15骑行线路。

北京市城管委交通委道路设施科郑东虎认为,绿色出行理念需要依靠政府的引领,通过引导大家骑行和步行,自愿放弃开车,减少机动车驾驶,建立安全的、舒适的、便捷的骑行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表示,首先对德国绿道、自行车整体概况的考察,对我们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建议不要对比中德两国自行车价格,而是将德国的自行车价格与德国的人均收入作比较,更具有参考性。最后,建议将报告的研究成果综合,对国内碳中和和能源转型选择角度进行一定的指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从欧洲交通能源转型中看绿色低碳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