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引起了美国的不满,美国扬言将阻止中国“赢得这场比赛”。
5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到访福特汽车位于密歇根州的Rouge电动汽车中心,在发表演讲时表示,电动汽车是“汽车工业的未来”,而中国已经在这场竞赛中“领先”。拜登认为必须改变现有局面,使美国在电动汽车竞争中超越中国。
为实现该目标,拜登提出了一项价值约17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亿元)的“电动汽车计划”,作为2.3万亿美元“基建计划”的一部分,这笔资金将会用于刺激美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开发和生产。
据悉,1740亿美元将主要用于加强美国电动汽车供应链建设、为消费者购买美国国产电动汽车提供抵税优惠、资助地方政府2030年前在全美安装5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完成联邦政府车队和全国20%校车“油换电”的目标。
拜登指出,目前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遥遥领先,不仅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有很好的制造工艺,全球八成动力电池产能也都在中国。
很显然,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让美国压力倍增,为了在这场竞赛中赶超中国,美国斥资1740亿美元加强本土电动汽车产业建设,显示出极大的野心。
然而,巨额投资背后,美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赶超计划却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
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目前美国电动汽车销售的市场份额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且绝大部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并不感兴趣。这表明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整体发展进程缓慢,市场需求空间小,不利于美国本土主机厂转型电气化,进而对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产生阻碍。
尽管包括通用和福特两大美国本土主机厂都制定了明确的电气化战略目标,但这两家主机厂目前的电动汽车产品开发和销售进行相较其它国际主机厂较为缓慢,也不利于美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从电动汽车产业链来看,这意味着美国想要在电动汽车竞赛中全面赶超中国,就必须具备强大且完整的动力电池供应链。
不过,美国当前的动力电池供应链较为薄弱,整体建设难度大。
目前,尽管包括松下、LG新能源、SKI等日韩电池巨头都在美国建设工厂生产动力电池,甚至与特斯拉、通用、福特等美国主机厂合建电池工厂,但美国本土动力电池企业缺失,不具备大规模本土化量产供应的能力,这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的动力电池供应仍然依赖外部制造。
除了锂电池之外,美国在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核心锂电池材料以及锂电生产设备等产业链的本土化量产供应能力也较为缺失,难以支撑美国电动汽车产业赶超中国的野心。
从拜登宣布的1740亿美元的资金用途来看,真正用于美国本土动力电池供应链建设的扶持资金实际比较少,这意味着美国本土动力电池产业链建设也将面临较大的资金短缺难题。
从政策环境来看,尽管拜登政府希望确立美国在电动汽车和电池领域的领导地位,并计划拨付巨额资金扶持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制定了野心勃勃的产业化目标。但美国国内激烈的政党竞争以及激化的社会矛盾和持续蔓延的疫情等,都将对美国的“电动汽车计划”能否顺利推进产生诸多不确定性影响,成为美国电动汽车产业赶超中国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