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监管乏力困境在改变 绿色奥运节电市场大得诱人

2007年,北京奥组委将启动面向公众的票务销售。这说明2008年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绿色奥运”理念下的节电节能行动也在北京渐次展开,奥运体育场馆和配套建筑的绿色照明,奥运宾馆饭店的节能改造,地热、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等也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这无疑为国内外电力设备及技术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近日于北京开幕的第十一届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上,绿色奥运节电商机吸引了8大海外官方展团前来参展。包括ABB、Siemens、施耐德电气、日本东芝公司等众多国外知名企业一起,向业界和公众展示节电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服务标准。


  据有关部门分析估算,中国节电市场份额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是最具成长性的高科技新兴行业之一。但也有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节电业一方面得到钢铁、煤炭、电力、化工、纺织等行业客户的认可,但一度也面临着市场化不足、监管执法难以实施的困境


  前段在颇受媒体争议的美国英福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此次也作为美国官方展团成员之一,携旗下工业节电设备与系统解决方案亮相展会,英福特此举似乎要在这种正式场合为自己正名。该公司总裁雷永在展会上表示,市场化和监管执法的问题关键在于,使企业节能降耗的动力不仅来自于行政命令,而更多来源于市场机制下的企业内驱力。


  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当前,“节能降耗”已成为整个“十一五”过程中重要的经济主题,今年是能源约束性指标执行的第一年。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的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今年的目标是能耗下降4%。


  雷永认为,在日益临近的北京2008年“绿色奥运”的推动和中央政府的主导下,节能市场逐步建立了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基础的市场机制,节能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的陆续出台,为节电行业扫除了障碍、也为节电服务商理清了发展思路。市场化不足、监管乏力困境正在有所改变


  随着节电市场环境的逐步成熟和完善,中国节电行业的投资价值进一步显现。展会上热度超乎寻常,参展的各国知名节电品牌成为与会者追逐的热点,充分说明了以绿色奥运节电商机为拉动力的我国电力节能市场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面对巨大市场,有业内人士指出,绿色奥运节电产品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一场科技水平的较量,也是营销理念和服务模式的较量,只有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规范运作,将不断创新的技术优势、商业模式和日常商业实践、运作以及政策相结合的行为方式,才能创造企业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持续健康发展。(陈文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监管乏力困境在改变 绿色奥运节电市场大得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