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稻壳发电变废为宝 黑龙江垦区发展循环经济

黑龙江垦区率先利用米业生产的废弃物稻壳发电,年均创效1800万元,稻壳发电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既解决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也实现了增产节支,使每公斤大米生产成本降低4分钱,成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新模式。


黑龙江垦区是在5年前开始率先利用稻壳进行发电的。据介绍,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米业加工企业,该公司目前拥有40余家稻米加工企业,分布在上海、浙江、山西和黑龙江省内各地,年加工能力260多万吨,每年有30万吨被称为“黄色垃圾”的稻壳需要处理。北大荒(4.83,-0.01,-0.21%)米业公司成立之初,如何处理这些垃圾成为一个课题,通过研究他们发现,两吨稻壳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利用稻壳发电不仅可以节省资金和能源,还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变废为宝,有利于环境保护。


北大荒人经过科技攻关,终于把稻壳转换为可燃气体,除焦净化后进行发电,使遍地堆放、污染环境,昔日被称为“黄色垃圾”的稻壳摇身一变,成为源源不断输往千家万户的电流。5年来,北大荒米业公司利用稻壳生产的电量达700万千瓦时,年创效益1800多万元。9家稻壳发电厂全部达产后,每年转化稻壳10万吨,吞掉公司稻壳总量的26.7%,其余73.3%的稻壳转化为热能,用于粮食烘干,从而使加工大米产生的稻壳全部利用,成为全国行业内稻壳利用率最高的企业。


据北大荒米业公司董事长赵建军介绍,北大荒米业公司成立5年来,累计投资6000万元,共建设了9座、总装机容量6000千瓦的稻壳发电厂,一年可吃进稻壳10万吨。如今在黑龙江垦区,已经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稻壳发电机群”。


据黑龙江省科委介绍,目前北大荒米业的稻壳发电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黑龙江省环保、电力部门专家组鉴定认为:北大荒米业公司的发电机械主体结构及相关技术改造属国内首创,整机性能和主要技术达到国际同类设备先进水平。应用的“电力自动切换技术”,改写了制米行业自发电与国电不能自动切换的历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稻壳发电变废为宝 黑龙江垦区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