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四川企业向荷兰企业出售二氧化碳排放指标权

记者从四川省发改委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协调组织近日对四川川威集团进行核查,验收合格。预计最快到今年4月,这家四川省制造业四强企业就能从与荷兰国际能源系统集团的二氧化碳减排交易中赚到“卖废气”的第一笔钱。


据介绍,本月起将进行第二轮为期8周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话,这项中荷两国企业间的合作将是四川第一个受益于联合国CDM项目机制、向发达国家出售二氧化碳减少排放的同类项目。


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川威集团将每年减排下来的14.7万吨废气卖给荷兰国际能源系统集团。CDM项目运作被人看作是“卖废气换钱”的项目,按7.5美元/吨的市场价格来计算,光这些废气,就能让川威集团每年进账约1200万元。


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联合国为控制全球气温变暖,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按照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所采取的一项灵活机制。根据这一机制,发达国家为承担减排任务,通过提供资金、技术改造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承担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想多排放温室气体的发达国家就可以购买中国的排放指标。


据川威集团技术部门负责人介绍,几年前川威投资约两亿元启动了高炉煤气发电工程技术改造项目。该技改项目不仅可以减少废气排放,同时可以利用炼钢时产生的废气发电,年发电量可达两亿度,但每年将产生回收利用炼钢废气达14.7万吨。


2005年5月,川威集团抓住国际CDM项目机制这一契机,在国际项目会上寻找“婆家”。2006年6月,这家四川省制造业四强企业与荷兰国际能源系统集团正式签署“卖废气”的协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四川企业向荷兰企业出售二氧化碳排放指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