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指出,节俭办奥运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近3年来,北京奥运建设一直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在日常生活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都有体现。比如记者每次参加北京奥组委新闻中心的例行发布会,都会得到一些资料,不论内容多少,这些资料必定是双面打印,无形中节约了一半用纸量。从这就可以看出,节俭意识已经渗透到奥运筹备过程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北京奥运会投资重点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时刻恪守节俭原则。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地热都是自然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它们不仅具有造价低廉的特性,还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积极践行者的奥运场馆就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摔跤比赛馆的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其主比赛厅采用了门式钢架结构,形成高低错落的造型,并充分利用了屋面的造型特征,形成效果极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这种设计形式在白天并不开灯的情况下也能依靠自然采光,使馆内的亮度足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自然通风效果也减少了空调使用率,二者合一,每年可节约大量电能。
据该场馆建设人员介绍,中国农业大学东校有一眼深2400米的地热井,出水温度达到49℃。目前住在东校区的农大师生洗浴用水,都是使用地热水。在奥运会比赛时,参赛的运动员在比赛馆里也将享受到这一待遇。
除了地热外,太阳能也在满足洗浴要求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奥运村安装了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板。这些太阳能集热板所转化的热能,能够满足所有运动员洗热水澡。据工程负责人介绍,仅这一项每年就可节约电费457万元。这也使得奥运村成为我国第一个规模最大集中采用节能环保的清洁能源————太阳能转换热能的民用生活小区。
水资源循环使用效果好
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可以说是所有奥运场馆中的用水大户,它的节水工作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在日前召开的“2006北京节能环保展览会”上,国家游泳中心项目负责人透露了“水立方”的用水节水方案。“水立方”泳池换水将全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提高净水系统运行效率,降低净水材料和电力的消耗,可以节约泳池补水量50%以上。此外,泳池和水上游乐池将采用防渗混凝土以防渗漏。除了泳池用水,“水立方”其他方面的用水也十分节约。洗浴等废水,将经过生物接触氧化、过滤,再用活性炭吸附并消毒后,用于场馆内便器冲洗、车库地面的冲洗以及室外绿化灌溉。仅此一项就可每年节约用水44530吨。为了减少水的蒸发量,“水立方”的室外绿地将在夜间进行灌溉,采用引进的微灌喷头,建成后可以节约用水5%。为尽可能减少人们在使用时对水的浪费,“水立方”对便器、沐浴龙头、面盆等设备均采用感应式的冲洗阀,合理控制卫生洁具的出水,并在各集中用水点设置水表,计量用水。通过这些措施,预计可以节水10%左右。除了浴池用水,“水立方”还将在比赛大厅设立饮水处,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饮用水。为避免饮用水的二次污染和浪费,“水立方”的饮用水将采用末端直饮水处理设备。
丰台垒球场是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有4块比赛、训练草地,面积达13000平方米。这样大面积的草地几乎每天都需要大量自来水浇灌,如果按照一年浇水10万吨来计算,那么每年需要付出50多万元水费。垒球场现在正在建设一个中水处理池,预计年内可以投入使用,球场及周边地区的生活污水以及收集来的雨水,经过沉淀、微生物氧化、过滤、杀菌、消毒等一系列技术处理,每年能为垒球场提供8万多吨中水。这些水基本上能满足比赛场地草坪浇灌的需要。这样既节约了大量生活用水,也为垒球场节省了开支,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除建设中水处理池外,丰台垒球场广场上还铺设了透水砖。这种砖的主要原材料是沙子,下雨时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水。砖里的水饱和后就会向下渗透,补充成为地下水。
临时搭建节约人力物力
在北京丰台垒球场去年举行的女子垒球世锦赛中,有5000个看台是临时搭建的。这些临时看台是北京奥运会22万个临时看台座椅中最先投入使用的。这种临时看台灵活方便的安装拆卸和经济性受到了多方关注。临时看台除具有安全、稳定、舒适的特点之外,还可以回收、重复使用,节约了大量资金。据工作人员介绍,一个钢结构看台的座位成本在1500元左右,而临时看台一个座位的成本只是钢结构看台的一半。按照22万个座位来算,整个临时看台将省下16亿元的费用。同时,临时看台在赛场无大型比赛时可以拆卸移作他用,维护费用也会大大降低。除节省费用外,临时看台的搭建速度也相当快。丰台垒球场5000个临时座椅安装仅用了15天,拆卸也仅需10天,节约了大量时间和人力。
奥运村工地办公区的停车场使用的都是透水砖这种透水砖将广泛应用在各个奥运场馆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