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奥运建设中的新理念 新技术 新能源

在世人瞩目的奥运盛会中,活跃着众多国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人的身影。他们发挥专业技术,在奥运场馆及相关重大配套设施设计、建设方面,在支撑“科技奥运”、保障“绿色奥运”、传播“人文奥运”等领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同时也在解决一道道建设难题的过程中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能源提升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2008年6月28日,浅灰色钢结构编织而成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宣告竣工。作为北京奥运场馆的代表之作,“鸟巢”的落成标志着北京奥运会主办及协办城市的所有37个比赛场馆全部准备就绪。在“鸟巢”的建设过程中,国机集团所属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中机建设)自主创新所有设计、施工、卸载方案,圆满完成了这一中国钢结构安装史上“工程结构最为复杂、计算最为精确”的建设项目。此外,其所承建的“鸟巢”膜结构工程和开闭幕式舞台机械工程也全部通过验收。在柱脚拼装过程中,该公司圆满的完成了超厚板的焊接(最厚钢板110mm)、Q460钢的焊接以及高温、低温焊接,并利用先进的液压提升系统进行了国家体育场柱脚的滑移就位。在解决一道道难题中,创新设计理念。在桁架柱的安装中,由于受场地和拼装难度限制,该公司提出采用CC4800单机脱胎配合单机起扳、单机就位的整体思路,解决了超重构件的翻身、立直步骤,顺利完成了桁架柱的吊装。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国机集团在奥运场馆建设中凸显“绿色奥运”理念的精心之笔。国机集团所属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承接的北京2008奥运会丰台垒球场工程设计,创新性地采用了雨水、中水回收再利用技术,透水铺装及涵养地下水技术,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利用各种水资源。其中,雨水、中水回收再利用技术系统年节约水费数十万元,透水铺装及涵养地下水技术年节约自来水约8万吨。用风积沙制的透水砖,不仅节约制造能源,还有效涵养地下水,有利于解决城市地下水匮乏和雨水洪涝两大难题。

新能源的广泛使用和环保节能则是国机集团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理念的亮点。在丰台垒球场的设计中,他们采用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路灯,太阳能光热技术、绿色节能照明技术。有了这些系统,丰台体育中心常年可享受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此外,临时看台再利用技术的应用也是垒球场设计当中的亮点。为协调赛时与赛后的使用,设计师采用模块化脚手架支撑体系技术,搭建了5000座临时看台。不仅便于赛后场地的恢复,还有利于设施的回收再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没想到赛场如此完美,它将为北京留下值得骄傲的垒球文化遗产,成为未来中国乃至亚洲最好的训练基地”国际垒联秘书长安迪·莱赫勒在参观完场馆后曾兴奋地说。而国际举重联合会主席托马斯·阿让则对国机集团承接的奥运举重馆改扩建项目赞不绝口:“我看到一个原有的体育场馆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成为世界一流的举重比赛馆,举重台、后场、记录台、嘉宾席、记者席等各方面的设计,完全符合奥运会的要求。”

因为北航体育馆在奥运会后还将作为残奥会举重比赛场馆,因此该项目的改扩建设计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同时尤其强化人性化设计,将“人文奥运“融入场馆设计,充分考虑了对残疾人的特殊关怀。如在观众、运动员、裁判、记者、贵宾等出入口及交通流线均设置了无障碍坡道和设施,增设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和残疾人专用席位,满足了残奥会的要求。

国机人用智慧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编织进一座座引人瞩目的奥运场馆,为北京留下一份有型的遗产,而其中所体现的新理念、应用的新技术、将带动新能源的推广,推进节能环保的步伐,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奥运建设中的新理念 新技术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