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省科技厅的消息 一种能自动跟踪风向的风力发电系统在甘肃武威投入使用。
11月21日下午,由日本九洲大学、清华大学和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合作研发的聚风型风力发电灌溉实验示范系统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举行竣工剪彩仪式。武威市委书记张绪胜、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旭东等领导出席剪彩仪式。日本九洲大学大屋裕二教授向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负责人交付了仪器钥匙和使用说明书。
聚风型风力发电灌溉实验示范系统,是充分利用河西风能资源,在荒漠地区实现风、电、水三者有机结合的高科技技术,能缓解能源短缺的矛盾,很适合在沙漠地区和其它缺电、缺水地区开发应用,对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拓展风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促进环境保护和绿色能源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聚风型风力发电机具有启动风速低、性能稳定、效率高等特点,特别是自动跟踪风向的性能和增速作用,使风力发电装置的利用率大大增加,输出功率比普通风力发电机高2.5倍至3倍,是目前世界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
据悉,这套实验系统是继北京昌平研发基地后的国内第二个聚风型风力发电实验示范系统,旨在建立“风、电、水、植被”综合沙漠化防治基地。本系统共有6台5KW风力发电机,其中4台风力发电机用于驱动水泵提取地下水,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用于灌溉1万平方米沙漠化土地上的沙生植物,两台用于科学实验观测。
竣工剪彩仪式后,省自然能源研究所主持举办了聚风型风力发电国际研讨会,来自日本国家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NEDO)、日本九洲大学、清华大学和省内的能源专家就如何加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应对荒漠化的能力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