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这个“朝阳产业”迎来了“朝阳政策”。这位清洁“天使”,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出煤炭“黑洞”,摘下“瓦斯杀手”这顶旧帽,堂堂正正地汇入畅通无阻的绿色管网,成为百姓的“福气”。让我们——迎接煤层气开发的春天
一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往往预示着能源结构万紫千红春天的来临。中国的煤层气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迎来多姿多彩的春天。
经过多年酝酿,在国家春风化雨产业政策浇灌下,煤层气这个“朝阳产业”终于拥有了“朝阳政策”,开始全面起步发展。今年,全国地面开发煤层气产能有望突破5亿立方米。这个数字虽然不足为傲,但中国的煤层气产业是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几乎从零起步成长起来的。这个速度,不能不说迅猛。恰如破土的春芽,虽娇小嫩弱,却孕育着夏的希望和秋的收获。
同时,还有这样一组数据:近几年,我国加大煤层气地面开发和井下抽采力度,使每采百万吨煤死亡人数从5年前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00倍降为几十倍。去年我国煤矿死亡3786人,比前五年下降45%。其中瓦斯爆炸死亡1084人,近3年每年减少100余人。这说明,从国家层面,开始着手让煤层气变 “害”为宝。
中国煤层气开始“扬眉吐气”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但多年来开发利用受资金投入所限一直速度不快,基本处于止步不前状态。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涉足煤层气以来,该产业还处在探索和发展期。这是因为:一是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政策不到位,束缚了产业发展。二是核心技术不过关,煤层气单井产量和采收率非常低,限制了产业发展。三是运输不畅,煤层气开发有利区远离管道,成为煤层气产业发展瓶颈。
用专家的话说,这三大难题,使煤层气产业发展不够迅速。但从2006年开始,随着我国政策陆续到位及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节节攀升,以及我国对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的渴求日益迫切,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呈现出跨越发展的势头。
有数据为证:我国煤层气产量在2004年之前,基本上无开发;到了2006年,年产量也仅0.3亿立方米左右;2007年跃升至1.3亿立方米;今年产量翻两番。近3年钻井1700口,是前15年总和的6倍,在加快地面开发的同时,也加大了井下瓦斯抽采的力度,2007年井下抽采44亿立方米,近3年每年增长10亿立方米左右。
从国家的规划看,“十一五”末,也就是2010年,国家计划把地面煤层气产能提升至50亿立方米;到2015年,年产能力突破100亿立方米;到2020年,计划达到500亿立方米,速度可谓迅猛。
目前,在山西、陕西、新疆等煤层气资源富集区,许多大型的煤层气田如沁水煤层气田的开发利用正如火如荼,开始转化为现实的产能,并计划通过进入西气东输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
同时,政策也开始为煤层气产业护航。国家相继出台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如每产1立方米煤层气国家补贴0.2元的气价补贴政策、发电上网每度电国家补贴0.25元的政策等,为煤层气发展打通瓶颈,支持该产业快速发展。许多地方政府为鼓励这一绿色能源的开发,也开始出台地方补贴政策。煤层气突然间成为宠儿。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包括中国石油在内的许多能源企业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优势,迅速打开了中国煤层气产业的新局面。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沉寂之后,煤层气终于迎来“扬眉吐气”的好日子。
中国石油让煤层气“气势如虹”
在开发利用煤层气这一清洁能源上,中国石油一直都是“排头兵”。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立了专门负责煤层气勘探和开发利用研究的专门研究机构——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所。十几年来,该所在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领域孜孜追求,为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所从最初4人,“三无”(无资料、无技术、无设备)起家,一干就是15年,现已发展为40余人。这个所与国外知名的煤层气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有联系,掌握了全国煤层气勘探资料,建成了中国设备最全面的煤层气实验室。据实验室主任刘洪林博士介绍,他们自主研发了3套设备均获得实用技术专利,现有大小设备十几套,承担国内和外国公司在华煤层气勘探分析化验项目。
十几年来,中国石油共钻探各类煤层气井600多口,并在山西、新疆、内蒙古等煤层气富集区找到了一批中小型的优质煤层气田。
中国石油对煤层气产业的另一大贡献,就是在煤层气开发技术的突破上。国际上煤层气产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贸易已经比较成体系,又以北美为最。但是,我国的地质条件同其他国家很不一样,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引进我国后,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如何实现国际先进技术的“本土化”,是我国煤层气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该领域,中国石油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煤层气开发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单井产量低,导致成本太高,难以形成工业规模。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多分支水平井技术的突破,可谓“居功至伟”。而引领这一技术发展的正是中国石油。在中国石油集团煤层气研究所多年的潜心努力下,摸索出以多分支水平井技术为核心的钻井技术体系,该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煤层气开采的主要技术,单井产量较常规钻井提高7至10倍。
正如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所负责人赵庆波所说,中国石油在传统油气领域的先进工程技术优势,为煤层气这一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他介绍说,中国石油掌握多项煤层气钻井特色技术,创造了几十项煤层气钻井纪录,已经成为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力军”。
中国石油对煤层气产业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运输瓶颈的突破,这是煤层气大规模开发的主要矛盾。气体能源对管道运输的依赖性非常强。煤层气进不了管道,就意味着这个瓶颈得不到解决。中国石油拥有西气东输等纵横全国的天然气管网。
尤其是中国石油集团提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将煤层气等新能源作为其重要的发展战略目标,成立了新能源管理机构和专业化的公司。在国家“十一五”期间煤层气发展规划中,中国石油的贡献占40%以上。仅这一点,就足以奠定中国石油集团在我国煤层气领域的“领头羊”地位。
煤层气产业必将“气势空前”
我国煤层气产业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层气产业起步晚、起点低、难度大,前景不容乐观。美国 2007年煤层气产量为540亿立方米,相当于我国2007年天然气总产量。而我国去年煤层气的产量仅1.3亿立方米。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天壤之别。
目前存在几个较大的问题:首先是认识上的误区,依然大面积存在。思想主导行动。思想还须先行。目前关于煤层气的认识,许多人甚至在业界还存在许多认识误区:有人认为,煤炭开采效益远高于煤层气,因此许多人认为,煤层气是煤炭的附属品,不应作为独立矿种来开采;在对外合作问题上,有人就认为,煤层气是宝贵资源,不应搞对外合作,不能让别人拿我们的资源来赚钱;还有人持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因成本较高,不是由国家而是由外资来开发等等。这些认识的统一,显然非一日之功。
其次,煤层气开发利用政策扶持力度和落实不够。开发利用煤层气的社会综合效益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从事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美国煤层气产业的快速发展,早期政府的鼓励政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一些大型煤层气田,一定要维护矿权秩序,遏制侵权行为,不要盲目开发,要编制统一规划和开发方案,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有序开发。
第三,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科技投入过低而且分散,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有待提高。煤层气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的产业,要掌握它的基本赋存规律和开发技术,必须有较大的前期投入和较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些目前我国还不具备,成为束缚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第四就是基础管网薄弱。我国天然气基础管网比较薄弱。煤层气企业不仅要建设井田内部管网,还要考虑长输管网建设。过高的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开发煤层气的积极性。加之当前我们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相对石油价格来说气价过低也是影响煤层气发展的重要因素。
商业化是煤层气的必由之路。而煤层气的商业化运作尚处在初级阶段,大规模的商业化还有待时日。
煤层气是绿色能源,是天然气和石油的重要替代能源。开发煤层气既可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又可减少煤矿瓦斯灾害,还保护大气环境,一举三得,需要大力开发。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随着国际石油价格高企和油气资源的日益紧张,煤层气的价值必然得到充分认识和挖掘。
可以说,中国煤层气产业已经迎来发展的春天,而且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夜。这个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必将在未来的绿色能源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