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断加快的态势下,广西依托独特自然条件和地缘优势,瞄准生物能源产业,与东盟国家开展了广泛令作。事实证明,广西与东盟国家生物能源产业合作态势喜人,前景乐观。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国家层面上的能源多元化,从而达到能源安全的目标。
一是“双赢”前景助推合作。广西与东盟多数国家均属能源贫乏区,广西人均能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左右,而东盟大多数国家消费的石油70%需要进口。而另一方面,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的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是世界木薯主产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生产占到世界的70%;菲律宾则是世界椰子油的主产地……生物能源发展潜力巨大。共同的能源需求,是广西和东盟在生物能源方面合作的现实基础。目前,我国木薯酒精原料30%来源于越南,采用木薯原料生产酒精或燃料乙醇的木薯干片约30%产于泰国。此外,广西一些民营企业已在南宁、百色、河池、钦州、来宾等地试验性种植小桐树、蓖麻等油料作物,在生物柴油领域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广西天宇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已派出技术人员l00多人次,为东盟八个国家客户进行生物柴油方面技术指导,并在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建有多个小桐树树种基因库和育苗基地。广西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严明奕分析,目前,中国和东盟各国对生物能源扶持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依靠本国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这个大背景,为中国相关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商机。
二是寻找多种途径。“种地种到东盟去!”广西农垦集团在开放农垦的方向上找准了一条新途径。2006年,广西农垦剑麻集团与缅甸签订《中缅替代种植合作项目合作合同书》,计划在缅甸建设优质剑麻基地和优质木薯生产基地各一万公顷。2007年1月,中缅替代种植项目第一期剑麻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和木薯种植进入实施阶段,首批35万株剑麻种苗和60吨木薯种茎运送到缅北地区,农垦剑麻集团派出有丰富剑麻种植经验的技术人员赴缅甸指导种植。菲律宾东方石油与广西农垦集团合资在桑托期将军市、撒拉嘎尼市及南库塔巴图市种植5000公顷木薯,计划在两到三年内建设4-5家酒精厂。2008年4月,在河内举办的中国广西一越南经贸合作推介会上,广西农垦集团与越南企业签署了木薯产业化合作项目,项目投资6000多万美元,在越南建设30万吨木薯干片加工仓储、20万吨木薯变性淀粉、5万公顷木薯原料基地开发和l0万吨燃料乙醇生物能源项目。通过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开拓海外市场,增强农垦经济的外向度和国际竞争力,广西农垦企业“海外新农垦”面貌初步形成。广西农垦局发展计划处处长徐文伟介绍,在广西农垦集团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中,海外投资发展区主要在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实施农业综合资源开发的战略布局,在印尼、菲律宾、缅甸三国布局实施中印经贸合作区、中缅替代种植、中菲农业技术合作等项目。
三是合作深化。广西企业与东盟国家在生物能源方面的合作取得很大进展,但仍限于原料贸易等较低层次合作。有关专家指出,广西企业与东盟国家生物能源的合作前景乐观,但仍需从四方面加强。第一,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各国普遍接受的产品技术规范和标准。第二,在企业层面上“走出去"建设原料基地或就地加工。广西农业和生物能源生产企业应积极参与东盟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原料基地建设,参与投资建厂,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原料来源的多元化,做大做强生物能源企业。第三,加强合作双方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广西邻近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以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带来的有利条件,通过多种渠道与东盟政界、商界人士沟通,交流各自发展生物能源的思路和信息,为国家制定共同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的有关配套政策提供参考。第四,在沿海港口设立生物能源专用码头和仓储设施,利用与东盟国家距离短的便利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北海港、钦州港建设木薯干片专用码头和生物燃料专用码头及仓储设施,为生物能源的原料和成品提供完备的物流服务,完善广西与东盟在生物能源方面合作的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