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节能减排的第二张考卷接踵而来

节能减排有了明确的数字目标,是从“十一五”开始的。如果说“十一五”是第一张考卷,这张考卷已经提前交卷,成绩合格。

  但是,在2011年年末,为了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一些地方出现了靠行政手段“拉闸限电”、数字造假等令人担忧的现象。

  环保部日前公布的减排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10%,而COD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5%。工信部提出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期降低16%。

  现在,第二张考卷接踵而来,相比第一张考卷,其难度更大,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社会各界付出更大的努力。

  第一张考卷虽然合格,却非完美。因此,对“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经验教训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很有必要。

  2010多事之秋

  “十一五”的目标,是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

  尽管提出目标时大张旗鼓,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但是,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并没有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年度目标。开局不利加大了后四年的难度。截止到2010年上半年,公开信息显示,仅有北京和天津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

  这注定了2010年的秋天成为一个多事之秋。

  有关各地靠行政手段“拉闸限电”、数字造假以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新闻,成为2010年秋天各路媒体调查报道的重点。

  从2010年9月开始,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开始对钢企实施强制性“拉闸限电”,或提高供电价格。最典型的是河北安平县搞的全民“无差别限电”,搞成了“大运动”,搞得民怨沸腾。

  无独有偶,在地方政府强行“拉闸限电”的时候,数字上的问题也被媒体发现了。

  2010年8月8日,工信部向社会公告了2087个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2087家企业,当然是一个大手笔,从北京到各地,媒体闻风而动,按图索骥,希望追踪报道一些节能减排的典型事迹。结果,事与愿违。

  山西洪洞县马二水泥粉磨站,2010年前就已拆除,2010年8月工信部公布名单的时候,这个粉磨站仅剩几间房子,并养上猪。这样一家企业,竟然出现在2087家企业名单中。

  媒体记者在山东淄博实地走访发现,10家落后产能企业中,2010年前已停产的至少占4家,落后产能置换1家。而在更广范围内,电话拨不通或空号、企业早就关停甚至转产、企业实际产能小于工信部名单所列产能、众多被淘汰企业不知国家有专项财政补贴等“怪现状”颇多。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据了解内情的人介绍,是因为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是“拆除”而非“停产”。换言之,即便落后产能企业已停产,但只要生产设备此前未被拆除,就存在“复产”可能,且此前未被列入淘汰名单、并在2010年底前拆除,该落后产能就符合2010年淘汰条件。

  也就是说,山西洪洞县的那个粉磨站,尽管只剩下养猪的功能,只要房子不被拆除,就不算被淘汰,就可以进入工信部的名单向全国公示。

  这样的做法,算不算弄虚作假?

  2010年年底,有关部门先后宣布“十一五”规划中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但是,前有2006年开局不利,后有2010年的多事之秋,所谓的“提前完成”,其公信力,多多少少已经打了折扣。

  当然,“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成效,还是很大的,还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不可否认。

  更主要的,是中央政府在节能减排问题上,是下了决心的。

  中央政府下了决心

  中央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所下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

  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在节能减排方面着墨颇多,提出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再次,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高度重视水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鼓励海水淡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是今后5年的节能减排总纲要、总的精神。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是对第二年的经济工作进行安排。

  十七届五中全会结束不到一个月,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关节能减排方面的内容为: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

  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发达国家不能逃避责任

  在20年间,国际社会先后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协议》等基本法律框架和政治共识,这些成果来之不易。

  2010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坎昆举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代表团的言行备受各方关注。总体而言,中国在会上发表的观点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发达国家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提出四个坚持:

  首先,各方要坚持以《公约》和《议定书》为基础。要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关心的《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快速启动资金、适应、技术转让、森林等问题上取得实质性成果,在减缓、透明度等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

  二是坚持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排,为发展中国家腾出必要的发展空间,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

  三是坚持以加强合作为途径。发达国家要通过国际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中国将继续通过南南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国家和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是坚持以切实行动为保障。《议定书》发达国家应努力完成第一承诺期确定的减排任务,并在第二承诺期进一步承担大幅度量化减排指标,非《议定书》发达国家应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承诺。发展中国家也要根据国情和能力,采取自愿有效的适应和减缓行动。

  从工程减排到结构减排

  对于“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规划,国家发改委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把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将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改革资源税,研究开征环境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更多地采用鼓励性的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起到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国家还将完善政策机制,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严格落实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和脱硫电价。

  作为减排领域的主管部门,环保部提出的从“十一五”期间的工程减排为主转换到结构减排为主,更加令人瞩目。

  所谓工程减排,就是电厂上脱硫设施和企业上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据了解,“十一五”期间的减排主要靠工程减排完成,成效非常明显。统计显示,2010年末,脱硫机组的装机能力是2005年以前的10倍,从4000万千瓦增加到4.7亿千瓦。城市污水处理厂由2005年的5000万吨日处理能力上升到了2009年的一亿吨污水处理能力,“十一五”期间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是此前50年总量的一倍。

  工程减排成效巨大,但是,由于工程建设总量和速度已经接近极限,

  “十二五”期间必须寻找新的减排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结构减排。

  所谓结构减排,就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来实现总量减排。理论上讲,这是一个长效的解决机制,但是,仅凭环保部一个部门是无力推动的,需要各个部委和个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

  事实上,在很多地方,调结构调了很长时间,相关各方调门都很高,但效果不大。有人评论,调结构“很容易伤筋动骨。”

  “十二五”期间结构减排能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尚待观察,但环保部门的决心是很大的。

  2011年行动已经开始

  节能减排,有关部门已经动起来了。

  2010年12月下旬,从环保部传来消息。2011年元旦过后,由20多名环保部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减排核查组将奔赴各地,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污染减排数据进行核算。从紧、从严将是核查组遵循的重要原则。环保部长周生贤强调,这次核查核算要严格防止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对任何环保部门,如发现数据造假,都要严肃处理。

  环保部的举动,受到各方好评。不能因为“十一五”过去了,数字就不用核查了,旧账也要算。

  算旧账的同时,环保部公布了新的“十二五”减排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到2015年,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10%,而COD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5%。

  工信部也行动起来了,首先拿传统的耗能、污染大户水泥开刀。

  2010年11月25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水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重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仍有很多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意见也提出了具体的量化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国水泥生产平均可比熟料综合能耗小于114千克标准煤/吨,水泥综合能耗小于93千克标准煤/吨。水泥颗粒物排放在2009年基础上降低50%,氮氧化物在2009年基础上降低25%,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

  行动已经开始,希望节能减排方面,2011年是一个良好的开局之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节能减排的第二张考卷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