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企业可发掘绿色产业的"金矿"

  在本次世博会上,发展绿色能源、实现低碳生活是不少场馆主打的”形象牌”。一系列体现绿色科技的高端产品被放在场馆中展示,也表明节能理念越来越渗透入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日前,”2010绿色动力国际交流论坛”在上海世博园区美国馆内举办。业内人士表示,发展节能技术已势不可挡,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增加成本,企业也可以从中找到持续发展的动力。

  ”环境保护”可成为新的增长点据悉,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绿色合作驱动未来”,旨在借助全球瞩目的世博会之契机,倡导环保动力技术领域的跨界、跨国合作;并有效地推动利用全球环保顶尖技术,来支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绿色动力,是指以更低排量实现更好性能、更低能耗、更少排放三重目标的动力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传统内燃机节能环保技术。此次世博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试验场”,中国力推清洁汽车的意图十分明显。

  对此,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投资人陈金才表示,目前节能减排正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申龙客车对绿色价值的理解和认识也由这两部分组成,一是减少碳排放,另一个就是节能。绿色是发展的大势所需,这种情况决定了造车企业必须要造有绿色价值的汽车;这不仅是社会责任所要求的,也是企业发展必须要走的路。”2010年初,申龙客车专门成立了新能源项目管理委员会,我们决定在将传统客车不断进行技术升级的同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研制力度”,陈金财强调,这不单对申龙客车意味着发展和超越的机遇,更代表着企业坚持绿色发展的追求。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则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在21世纪初的环境危机,是对拥有百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内燃机行业的重大挑战和要求,政府、产业、行业、企业、协会应该协同起来,科学、有效地推动节能减排国策的实施。”我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真正’落地’至少要20年,在过去的20年中,国家向电动车的研发投入了22个亿。我认为传统内燃机的节能空间更大。如果向内燃机行业投入5-10亿元的技术扶持资金,就能使目前的内燃机行业降低10%的油耗,那么我们国家每天就能节省2000万吨的原油。”

  由于目前新能源成本仍然过高,这也决定着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该产业,政府的坚定支持必不可少。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夏光表示,非化石能源的推进,将成为未来机械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一些国外新能源产业巨头技术成熟又能降低成本,将很快占领全球市场。中国如果再大量生产传统的机械,有可能很快被淘汰。因此政府应加大推进力度。”从政策推进来看,应有两个方面:其一,国家采取行政手段,用一些产业政策来推进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从而加速新技术的产业化;其二,用经济补贴、财政激励包括贷款等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积极性。”

  夏光说,环境危机是人类最为紧迫的挑战,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程度在迅速提高。但如果”以全新视角观察事物,会带来实际收益;环境保护可以成为经济利润的一个来源,成为一个经济增长点。”

  东部城市应发展高端服务业事实上,近期为减少产能、降低能耗,国家已开始要求各地关停一些”两高”产业,此前一直徘徊不前的节能减排措施这次似乎真正进入了”快车道”。

  今年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指出,我国持续20年至30年的高速增长,已对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总的来说就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式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

  为此,国务院特别制定了今年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总的来说,调整重点是将针对电力、炼铁、炼钢、电解铝、铁合金等13个行业,到今年年底之前,关闭小火电1千万千瓦、炼铁产能2500万吨、炼钢产能600万吨、水泥5000万吨、电解铝33万吨、平板玻璃600万吨、造纸53万吨。

  日前,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在”节能环保高峰论坛”上谈及”十一五”规划完成和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时表示,”十一五”规划的三项环保指标,4年多以来获得了积极的进展,但要到今年年底把这三项指标全部按计划完成,还是比较艰苦的。

  杨朝飞同时强调,根据国务院精神,这三项指标是法律性、必须要完成的指标。下半年,国务院会组成考察组对各地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评估。对于完成的好的,国家在将来会给与一些表彰,对完成的不好的地区或者企业,国家会追求责任,给予处罚。

  而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则提出,”有些发达地区可以先慢下来,只做好不求快。”李俊峰认为,中国东部一些地区如像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可不可以不去和2、3线的城市去竞争装备制造业,而是转向发展一些如金融、医疗健康、教育等行业。”我们东部发展起来了,现在需要西部发展,就像上海十年不发展,照样过很好的日子,GDP零增长也是照样能过好日子,没有几个城市超过上海,我们能不能有这样魄力去改变,只做好不去做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企业可发掘绿色产业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