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AMS(阿尔法磁谱仪)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顺利升空进入第十一天。升空之后,AMS是否已经成功安装?由山东大学所负责的热控制系统工作情况如何?5月27日,作为AMS热系统首席科学家,山大程林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MS系统已被安装到国际空间站并基本完成测试。如果顺利,今年年底可望有令人振奋的新发现。
以AMS热控制系统为目的研制的新型环路热管,会不会很快得到产业化发展?这种环路热管一旦进入产业化生产,会对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记者对程林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这种新型环路热管,会不会很快得到产业化发展呢?
程林:因为像热管这样非常高端的产业线,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产业化。如果咱们能够进行产业化的话,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一件巨大的挑战。我本人不认为它能够很快的完成。
记者:近期不能产业化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呢?资金?技术?还是其他?
程林:不是一种东西马上拿出来就可以产业化。在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时间。我认为主要还是技术原因。就像家里炒菜,你炒了一盘非常好吃的菜,那是不是在学生食堂里也能炒上一锅这种菜呢?也未必。为什么不能够做出来呢?这并不是锅不够大。我个人认为,第一,是炉子的火和锅的比例变了,再旺的火也烧不开这么大的锅;第二是翻锅的速度和技巧达不到,用大铁锨和小铲子翻是完全不同的。
记者:环路热管未来有可能用于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
程林:假如将来环路热管的传输速度、传输能力能够达到6米,并且单根传输的能量达到几百瓦甚至上千瓦的话,就不再需要现在地暖的水管了,中间铺上一个基本上不太可能损坏房屋寿命的热管。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用铝、铜等来做的,完全可以放置在房间里的表面,也不用把它埋起来,装修、维护都很简单。将来可能就不像现在这个管子是埋在地下的。这个东西将来如果成功了的话,那会是革命性的东西。
第二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大家都在用。但大家不知道,太阳能虽然是清洁能源,但热水器却是个巨大污染源,有玻璃、有很多微量元素,坏了之后无法处理。因为里面有很多东西需要一千多度的高温才能彻底消融。现在只管用,不管将来怎么处理。但将来怎么办?这种污染后果只有由后代来承担。但当有了新型传递元件之后,不再需要管子晒太阳了。它可能就是把太阳的能量接收过来以后,放在一个小的热的交换器里,然后再被利用,这样就不再会有污染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