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南极上空部分区域臭氧创下历史记录

美国宇航局和国家海洋大气局上周发布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今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无论在面积和厚度上将创下历史纪录,在某一区域里甚至观测到臭氧接近完全消失的“场面”。对此,德国研究人员表示,臭氧层是过滤太阳光紫外线的一道屏障,随着臭氧空洞的日渐扩大,将有更多紫外线“光顾”地球,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的威胁。


美国宇航局观测到,从7月到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总量急剧下降了69%;在9月21日至30日之间,南极臭氧空洞的范围达到创纪录的1060万平方英里。卫星探测显示,10月8日,南极上空臭氧量只有85多布森(Dobson)单位,而此前7月,该单位一度维持在正常的300多布森单位。更为令人关注的是,在距地面8英里到13英里的区间内,臭氧量只有1.2多布森单位,而3个月前的数字是125多布森单位。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全球监控部门主任大卫·霍夫曼对此表示:“这一数据显示,该区域的臭氧几乎已经完全消耗殆尽。今年这块区域的垂直高度远远超出往年,因此2006年臭氧空洞会创下历史纪录。”


报道称,“臭氧空洞”是指大气臭氧层出现严重损耗,导致其阻挡有害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目前出现的臭氧空洞都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自每年9月份下旬开始,南极洲上空的臭氧总量迅速减少一半左右,在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0%臭氧被破坏,在南极上空形成了一个直径上千公里的“臭氧空洞”。


据悉,国际社会已禁止各国使用可能损害臭氧的工业化学原料,如曾被用作冰箱制冷剂的氯氟烃。研究人员通过计算得出,南极上空的这些化学物质曾在2001年达到顶峰,现在已经开始呈下降趋势,但是,其中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相当长。虽然臭氧层的厚度每年都会发生变化,但科学家预计,到2065年臭氧层会缓慢恢复。(谢来)


资料


臭氧善恶与否取决于其位置


人类呼吸的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而臭氧都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科学家指出,对于人类而言,臭氧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这取决于它在大气中的位置。


“作恶的臭氧”,是指那些太靠近地面的臭氧,它们多半是由工业污染造成的,如果人的眼睛接触到它,就会受刺激流泪。它对于那些患有眼疾的人更是威胁。在开车或使用任何引擎时,只要燃烧气油,排出的尾气中就可能含有氮氧化物气体,如二氧化氮。每个二氧化氮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在某些情况下,二氧化氮分子会抛弃一个氧分子,成为一氧化氮。而“落单”的那个氧分子会非常活跃,它可能和氧气分子结合成三个氧分子的臭氧。有时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收到阳光的照射后,会成为“光化学烟雾”,其中包括臭氧。在美国环保署制定的标准中,空气中臭氧的含量就成为了判定“光化学烟雾”的标准。


“行善的臭氧”,则是那些在高空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它们能抵挡有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降低我们接受日照后患皮肤癌的几率。上世纪70年代中期,科学家发现紫外线会破坏大气中的人造氟氯化碳,将其中的氯分子释放出来,而氯则是摧毁臭氧的主要杀手。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氟氯化碳是无害的,因为它们在底层大气不会出现分解,这类化学物质经常被当成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谢来)


个案之对策


澳“散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5亿澳元特殊基金将被用来研发更清洁矿物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温斯顿·霍华德23日宣布,澳大利亚政府将投入5亿澳元(合3.79亿美元)开发新能源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治理气候升温。澳大利亚目前正遭受一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政府已建立一项总数为5亿澳元的特殊基金,同相关企业和各州政府合作,投资研发用于生产更清洁矿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新技术,”霍华德在每周电台讲话中说,“从本周开始,政府将宣布这项基金资助的第一批项目。”


霍华德还说,澳政府将在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上投资至少2.3亿澳元(1.8亿美元),“我们必须在不同方面展开行动。我们在未来几年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同一天,澳大利亚一些专家学者举行了一场全国性的公众宣传活动,呼吁霍华德政府采取更多措施,遏制温室气体排放。


“政府应该采取有效可靠行动,使澳大利亚全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而不是升高。”澳大利亚气候协会负责人科林·米莱说,“澳政府现行政策已经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过去10年升高了10%,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再升高17%。”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但议定书允许澳大利亚排放量比1990年增加8%,澳大利亚政府表示正努力实现不超过8%这一增限目标。


(新华社专电)


个案之产业


全球变暖危及澳洲葡萄酒业


专家称若应对失当,该国到2050年适宜种植葡萄土地会减少40


%全球变暖的现象已严重危及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业,它改变了澳大利亚葡萄的生长季节和葡萄酒的种类;若应对失当,到2050年该国适宜种植葡萄的土地会减少40%.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气候影响更强烈


由墨尔本大学和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院合作进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澳大利亚大部分产酒地区,到2030年气温平均将升高0.3至1.7摄氏度。如果应对失当,在某些地区葡萄的质量将降低12%-57%.该报告主持者、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资源学院的研究员列纳·韦伯表示:“到了2050年,能够生产与现在同等质量葡萄的园子将减少40%.”


在有关实验中,韦伯博士利用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情况和气候模式来测定未来环境和气候的改变对葡萄生长是否会造成影响。该项实验的结果表明,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量越高,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越大,“葡萄种植者需要学会适应,如果对情况缺乏适应性,那么这种变化将会降低葡萄的质量,从而最终减少葡萄种植的利润。”


专家建议将葡萄移植到比较凉爽的地带


韦伯称,通过气候变化,葡萄种植的时间会改变,“在更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收成的季节也会相应提前。葡萄成熟季节的气温可能会太高,导致人们无法从现在种植的葡萄品种中制造出合适的葡萄酒。”


韦伯建议,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将葡萄移植到比较凉爽的地带,“比如那些适宜在凉爽气候中生长的葡萄,如加州黑葡萄或白苏维浓葡萄,会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减产,但是它们可以在塔斯马尼亚岛南部增加产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南极上空部分区域臭氧创下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