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高新技术纤维国际间竞争进入高峰期

高油价给化纤行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已不仅仅困扰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影响已被全球化了。高油价把化纤原料成本抬得过高,如果化纤企业的产品卖不出高价,又怎堪原料价格的重负?在这种形势下,世界上所有以生产常规化纤品种为主的国家和企业被迫将目光投向能够卖得高价、进而消化高原料价格成本的化纤品种–高新技术纤维。以往,只有几个发达国家关注并几乎垄断的高新技术纤维领域,不可阻挡地涌入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像中国、韩国、印度、中国台湾等,使这一领域的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



前不久,在第12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召开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化纤界人士敏感地预测到,高新技术纤维的竞争即将迎来一个高潮,而且是全球性的。



  近几年,中国化纤工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但主要是以常规纤维生产能力的扩张为主,常规化、同质化产品过度发展问题突出,在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上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在高新原创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拉越大,事关产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军民两用的各类高技术纤维和生物质工程技术产业化研发滞后,化纤行业技术结构不合理。日、美等发达国家十分注重高技术纤维的发展,而且始终控制技术输出,对高技术纤维的市场趋于垄断。中国化纤工业高新技术纤维发展滞缓,在很多高技术纤维品种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处于较低水平或空白,芳纶、碳纤维、聚苯硫醚、超高强高模聚乙烯等纤维虽取得研发和产业化的初步成果,但从技术上和产业化规模上与日、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是差别化纤维创新不足,化纤产品结构不合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纤生产国,但基于纺织产品开发对各类纤维品种的需求,也成为最大的化纤进口国。2005年,中国进口各类化纤152万吨,大多是市场所需的涤纶、腈纶、锦纶、粘胶等各类优质、高性能差别化纤维。中国大多数化纤企业常年生产很少几个品种,主要品种是以常规品种为主,年产量要占其总产量60%以上。发达国家的化纤企业注重化纤产品的开发,品种达100种以上,每个品种的生产都不超过总产量的5%。中国化纤品种的差别化率只有31%,远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水平。有些国家和地区所研发的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已达到超仿真化纤第四代水平,而中国大部分差别化纤维仍停留在第二代水平上,在差别化纤维的内涵上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化纤工业技术创新不足的原因,一是近几年中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对化纤原料数量增长的要求远远大于对品种的要求,化纤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的动力不足。二是大部分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科研人才匮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弱,不能独立进行新产品研发,而且中国现有产、学、研严重脱节,致使许多研究成果无法产业化。



  美国:重点研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质工程技术



  未来几年,美国重点将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质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研发。美国能源部与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全力研发,计划到2020年,从可再生农林资源中获得10%的基本化纤材料;到2050年争取达到50%。


  在美国,安全、能源、环保和新材料四大领域的发展,推动了高新技术纤维的快速发展。化纤工业跳出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以合成新材料进入到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电子、医疗卫生等产业领域,成为化纤技术发展新的增长点。当前,在生物工程技术产业化研发方面,美国居于领先地位,尤其在聚乳酸纤维(PLA)聚合技术、丙二醇(PDO)产业化生产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已形成产业化,成为可替代石油资源的可再生、可降解的新型化纤原料。高技术纤维材料、可再生的生物工程技术和各类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化纤技术发展重点。



  欧洲:纤维开发更加向高新技术型倾斜



  欧洲在高性能新技术纤维品种开发方面领先于全球,非常重视新技术的研发,重视产业安全、环保等技术法规、标准等制度的建立、健全。目前,欧洲在Lyocell环保纤维、PLA纤维等领域拥有技术优势。


  在欧洲,化纤工业的投资与重组仍在继续,纤维开发更加向技术型纤维倾斜。今后,欧洲的芳纶、改性涤纶、锦纶、粘胶纤维的投资与产能均会进一步增长,欧洲还将保持全球纤维开发及技术革新领先者的地位,在提高纺织纱线及纤维的质感及舒适度的研究方面继续谋求更大的发展,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技术用、产业用、高性能新型纤维,继续开发全球领先的芳纶、高强PE等技术型纤维。



  日本:高端和民用高技术纤维都不放弃



  日本在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研发上成绩卓著。目前高新技术纤维的产能已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垄断世界高新技术市场,尤其在碳纤维、芳纶、PBO、酚醛纤维、PPS、氟纤维、中空纤维超滤膜及透析膜、醋酸纤维素及渗透膜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在碳纤维、芳纶、聚苯硫醚等高技术纤维方面发展最快,目前全球碳纤维产能的70%~75%由日本控制。



  日本的著名化纤企业东丽、帝人等,在继续保持在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领域的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将民用功能性技术纤维作为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特别是针对医用、汽车用等产业用纤维领域,着力开发抗水解、耐化学性、耐热性、阻燃性纤维,主要用于复印机等办公用机械的专用去污纸、袋式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以及汽车用的线圈缠网等。今后,日本纤维制造商力争在航空航天高精技术纤维领域和应用广泛的民用高新技术纤维领域都要占有一席之地,以获得最为理想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韩国:以“选择和集中”策略推动科技进步



  韩国决定在今后一个时期,在强化纺织化纤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基础上,重视高新技术纤维的生产研发和应用开拓,并高度重视在中国市场建厂发展。



  韩国化纤工业今后的主要目标是IT、电力、LCD和EL薄膜等环保材料,芳纶、PLA、PTT、可染PP等化纤新材料以及新合成的应用新材料。韩国下一步将通过“选择和集中”的策略来推动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纤维产品,将能够盈利的BT、ET、NT新材料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着力建设几个大型产业用纤维生产基地,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以提高韩国化纤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台湾:从以量取胜到以新纤维开发为主

  近几年,中国台湾化纤业的变革正是全球化纤产业变革的缩影,已从以量取胜的策略调整到以新纤维开发为主和快速反应的纺织品生产上。尤其在化纤新纤维领域的探索和开发,台湾化纤业在全球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000年,中国台湾的化纤产能就已达到440万吨,产量达到325.3万吨,但设备的利用率不到8成。权威部门评估台湾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到2001年,台湾化纤业面临的大环境有了新的变化,对台湾化纤业未来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从2001年台湾化纤业进入转型调整期。主要内容重在从以量取胜和降低成本为主的策略调整到以新纤维开发、少量多样和快速反应的纺织品生产为主上来,并逐渐转向装饰类及产业类的生产领域,同时积极配合下游纺织业在装饰用、产业用领域加大研发和生产,扩大内销,提高外销竞争力。主要目标是降低常规产品的生产,提高差别化纤维的比例,发展纤维耗用量大的土工织物、建筑用或船舶用的高强力帆顶、篷布等,提高纺织原料变化的技术,扩大下游消费市场对纤维的消化空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高新技术纤维国际间竞争进入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