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透视日本新能源战略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是世界上主要能源消耗大国,而且其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但是近年来日本节能技术使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出现扭亏为盈的、倍增趋势,使日本经济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大幅降低,部分日本新能源企业开始出现向海外扩张的新迹象,有日本专家甚至提出,日本从能源进口大国转变为能源输出大国不再是梦想……
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日益普及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日本新能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各项新能源均呈现倍增趋势。
在太阳能利用领域,日本居民光伏屋顶系统最近5年平均年增长率极为迅速,其中2002年生产能力增长了47%,2003年增长了45%,2003年底,总计安装88.7万千瓦,2004年达到113.2万千瓦,日本政府计划2010年总计安装482万千瓦,将比2004年增加3倍以上。
在风能发电领域日本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2002年日本风力发电能力为46万千瓦,2003年度73万千瓦,2004年度达到100万千瓦,日本权威专家预计到2010年,全国的风力发电能力将达到300万千瓦。
在新能源环保汽车方面,日本运输省及环保省的官员宣布,日本将尽量提升低污染汽车的使用率,计划把双动力引擎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数量从目前的60多万辆增至2010年的1000万辆。
日本还正式出台了新产业创造战略,把燃料电池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能源厅的数字表明,2004年日本燃料电池能相当于1万千瓦,而到2010年将剧增到220万千瓦。有关专家估计到2010年,燃料电池市场规模约为1万亿日元,到2020年预计市场规模将翻8倍,达到8万亿日元。
由于日本新能源呈现倍增趋势,日本政府提出,到2030年日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将由现在的50%降到40%,而新能源比重将不断上升。
日本企业加速抢占全球新能源市场
经过多年发展,太阳能在日本已逐渐普及。从2000年起,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的总体产量的半壁江山。除太阳能电池领域以外,日本企业在全球风能市场、地热资源市场、核电市场、燃料电池等领域都展开市场攻势。松下电器等公司纷纷推出了家用燃料电池,山形县立川町11台风车发电量达到町内消费电力的60%,岩手县建成了日本第一座牛粪便发电厂。日本首都东京兴建国内最大生鲜垃圾发电厂,设计垃圾处理能力每天为110吨,相当于73万人排出的生鲜垃圾量,用这些垃圾发电产生的电能可供2420户使用。
日本风力发电机龙头企业三菱重工今年扩大了面向美国地区的市场攻势,据悉在今年5月已得到5家美国风力发电公司788台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订单。这将是三菱重工迄今为止接到的最大风力发电设备订单,估计总金额将达1600亿日元以上。此外,三菱重工还计划凭借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开拓欧洲市场,该发电机为海上机型,水深30米以内均可安装,1台即可满足4000户家庭用电。今年三菱重工还首次涉足中国风力发电市场,该公司目前已与宁夏发电集团旗下的吴忠仪表公司就提供中型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技术授权达成了协议。三菱重工计划2008年度的销售额提高到约1500亿日元,全球市场份额扩大到目前的5倍,以争取获取全球风力发电市场10%的份额。
另外,据日本媒体报道,三菱重工在今年3月还在美国获得2座核反应堆订单,订单金额预计达6000亿日元,该核反应堆将于2015年投入运行。据悉,这是美国政府时隔约30年后重开核电建设项目之后第一笔日本企业获得的订单,是日本自主开发的反应堆首次向海外出口。
此外,日本神钢电机就风力发电系统与一家印度环保设备厂商展开了合作,共同开发当地风资源。日本九州电力、住友商事在风力资源稳定的中国内蒙古赤峰市与中国某集团公司签署了有关在内蒙开展风力发电业务的可行性调查协议。在地热资源丰富的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日本伊藤忠商社及印尼石油天然气公司、能源国际等企业将在这里联合建设全球最大的地热发电站群,总发电能力将达到约330兆瓦,第1个发电站将于2007年开工,预计2009年完成。日本住友商事今年2月同样接到了印尼地热资源开发总额达140亿日元的大额订单。
日本新能源战略的主要特点
纵观日本在发展新能源中的主要措施和办法,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第一,70年代石油危机重挫日本经济以后,日本举国上下对能源安全具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推行能源“阳光计划”,三十年坚持实施新能源战略,确保在战略上未雨绸缪,及早应对尽占先机。
1974年日本提出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此后又分别于1978年和1989年提出了“节能技术开发计划”和“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1993年,日本政府将上述三个计划合并成了规模庞大的“新阳光计划”。“新阳光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政府领导下,采取政府、企业和大学三者联合的方式,共同攻关,克服在能源开发方面遇到的各种难题。“新阳光计划”的主导思想是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新阳光计划”的主要研究课题大致可分七大领域,即再生能源技术、化石燃料应用技术、能源输送与储存技术、系统化技术、基础性节能技术、高效与革新性能源技术、环境技术等。其中,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包括太阳能、风能、温差发电、生物能和地热利用技术等,其中最受重视的是太阳能。从目前的效果来看,经过多年的开发,日本太阳能研究已经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1997年至2004年间,日本的太阳能普及始终保持着90%的增长率。在研究超高效太阳能电池方面,日本已经达到在锗和硅片上形成结晶,并使每1平方厘米单晶上的能量转换率分别达到约31%和18%,居世界领先水平。
第二,实施新能源战略以后,日本政府又确定了激励导向、政策导向、价格导向等一系列措施办法,在“战术”层面确保新能源战略付诸实施。
(1)激励导向
据了解,为保证“新阳光计划”的顺利实施,日本政府每年要为该计划拨款570多亿日元,其中约362亿日元用于新能源技术开发。1997年至2004年间,日本政府向用于住宅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工程投入了1230亿日元的资助金。由于政府全力支持,社会资金也大量投入“阳光计划”项目,使日本的太阳能发电产业很快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2)政策法规导向
日本以前每年家畜排泄物为9100万吨,食品废弃物为2000万吨,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根据有关法律到2004年月11月家畜排泄物禁止露天堆放,到2006年排出生鲜垃圾的单位要减少20%,同时对排出的垃圾有义务进行循环利用。在政策法规框定的“红线”的刺激下,生物发电在日本悄然兴起。
(3)价格导向
在“阳光计划”实施期间,日本政府重视培育新能源市场,对新能源消费者实施“直补”政策。太阳能发电在日本刚兴起时,由于用户少,成本特别高,功率3000瓦发电设备价格约为600万日元,这够交几十年的电费。但是日本普及太阳能发电决心很大,对每户住宅太阳能电池板采取补助制度,于是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的住户越来越多,市场价格也随之大幅下降,由此新能源市场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但是,据日本民间智囊团“环境能源政策研究所”有关人士透露,由于日本中央政府在2005年取消了太阳能发电相关补贴制度以后,日本本土太阳能发电明显呈上升乏力趋势,加之德国太阳能发电后起直追,因此日本在这一领域连续两年被德国反超,并且差距呈扩大趋势,特别是在2006年德国国内的太阳能发电将近日本的两倍。日本太阳能发电企业因此对日本中央政府过早取消太阳能补贴政策颇有微言。所以,为了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日本国内太阳能发电落后于德国的形势,日本通过地方政府对太阳能发电的相关补贴政策可能还会保留一段时间。
目前,围绕日本的新能源战略正在形成诸多相关产业。这其中的每一个产业一方面既从中受益,一方面又都是整个日本新能源战略的细节支点。实施新能源战略,对于日本这样资源缺乏的国家,其意义自不待言。同样,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其意义更是不言而喻,日本合力攻坚的举国体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透视日本新能源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