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 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首次超越美国,达到世界第一。而在5年前,我国的并网风电还仅有200万千瓦。从200万千瓦到5000万千瓦,我国风电只用了5年就走过了欧美国家15年走完的历程。
“Pacific Orca号”由丹麦Swire BlueOcean公司于2010年向韩国三星重工集团订造,船体长160米,宽49米,桩腿高105米,载重量为8400吨,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安装船。该船本周在哥本哈根交付使用并向媒体开放,未来将用于丹麦企业在海上安装风机等海上作业。
日本软银公司向蒙古政府租借了南部沙漠2200平方公里的闲置土地(租期原则上为15-30年),计划于2014年建成发电量达30万千瓦时的风力发电站,总投资额约500亿日元。报道称,软银旗下的自然资源事业子公司已先期投资4亿日元,以49%:51%的出资比例与蒙古Newcom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本月内获得蒙政府同意后将正式着手建设工程,2013年内完成发电站可行性研究后,2014年建成发电。该电站所发电量除售至蒙电力公司供邻近的矿山和家庭使用外,还计划向俄罗斯等邻近国家输送。
中国是全球风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开发风电潜力巨大。初步统计,全国离地50米高、3级以上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5.8亿千瓦,是目前我国总发电装机量的近3倍。而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能源短缺是长期国情,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无法回避的问题;过度依赖煤炭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是我们头上的“悬剑”。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风电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化运作模式。2005年之前,国内风电主要由电力部门主导,没有市场竞争,电价高、发展慢。近年来国家组织特许权项目招标,颁布了按资源状况分区域的风电四级标杆电价,让投资者对风电场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判断的准确性不断提高。风电市场化运作机制不仅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风机制造领域,也使得风机厂商在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上实现充分竞争,推动国内风电技术和管理水平快速提高。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国际能源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版权归国际能源网或相关作者所有,任何媒体和个人如需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需长期转载国际能源网信息请与 010-52456536 联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