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德令哈市抢抓机遇力促“冬日暖阳”普照新能源产业

  国际新能源网讯: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州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支持政策,加之环境污染带来的雾霾天气影响,新能源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德令哈市抓住有力时机,按照将柴达木打造成“全国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定位要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招商引资开拓国内市场,大力争取资金项目,不断加大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力度,新能源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兴起的发展态势。

  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光伏光热发电产业初具规模。德令哈协合50兆瓦、大唐德令哈30兆瓦、国电德令哈20兆瓦、青海力诺50兆瓦、华炜光电20兆瓦、百科光电20兆瓦、北京瑞启达30兆瓦、黄河中型水电10兆瓦等光伏项目已建成并网,形成总容量230兆瓦并网发电规模。2013年新增100兆瓦4个光伏项目中,大唐新能源20兆瓦光伏、黄河水电40兆瓦光伏已基本完成;华电大通20兆瓦光伏、协合20兆瓦光伏正在进行光伏板安装等后期工作,计划12月建成。中广核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试验基地项目(一期)正在进行单体调试,计划年内发电;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熔盐系统正在研发试验中,二期40兆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二是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德令哈市以打造“青山护城、秀水穿城、循环绿色、生态良好、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柴达木新城为目标,把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环境生态结合起来,对新落户的光伏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及土地划拨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加强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促进合理布局,积极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三是分布式光伏发电扎实推进。德令哈市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应用推广,大力推行光伏路灯。目前,已有北京金易格50兆瓦光伏生态农业设施电站、万庄农牧15兆瓦光伏生态农业设施电站两个项目申请在德令哈西出口开展光伏生态农业设施电站建设前期工作,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把分布式光伏应用的示范效应提升到新的高度。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电网接入成为瓶颈制约因素。目前,西出口新能源产业园区仅有1座110KV汇集站(柏树变),由于该汇集站间隔有限,加之德令哈地区大电网设施较为陈旧,难以充分接纳光伏光热新增发电量,导致2012年新建光伏项目限电入网。建议上级给予资金支持,将其扩容升级为330KV汇集站,并协调电力部门新建1座330KV汇集站。同时,力争750KV电力北通道跨经新能源园区,全面提升电网容纳能力,彻底解决新能源电力入网问题。

  二是分布式电站起步晚普及困难。目前,光伏路灯及分布式农业光伏电站进入新推阶段,建设规模不大,没有形成效应,而其他领域仍属空白。建议通过创建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在新建办公楼、住宅、医院、学校、厂房等建筑物屋顶和南立面推广太阳能发电设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太阳能,推行太阳能光伏路灯、光伏公交、光伏提灌等加强光伏发电应用,不断可节约能耗,充分展示德令哈市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城市新形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德令哈市抢抓机遇力促“冬日暖阳”普照新能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