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英国:传统国度的新能源冒险

国际新能源网讯:田园、古堡、传统、严谨,这些兼备历史和现代的元素组成了今天的英国,给人留下了坚守传统却敢于突破的新形象。近年,这种特点明显体现在英国能源开发和计划上,特别是近期,随着《能源法案2012-13》的讨论渐入尾声,英国或将展开一次新能源的大冒险。

估计很少有人会像玛格丽特.撒切尔,即便与世长辞,仍会让全球各地萌生强烈的爱与恨。除了颇受肯定的出兵马岛、备受争议的电力改革,她对欧洲的态度也是被反复提及的内容之一。

作为一个并不属于欧罗巴大陆的欧洲国家,英国与欧洲始终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20世纪50年代,英国就曾拒绝参与欧共体的前身——煤钢共同体。此后,尽管加入欧共体,但英国与欧洲在诸多问题上意见不一。20世纪80年代,时任英国首相的玛格丽特-撒切尔也曾表示,英国并不甘于在欧洲共同体内日趋边缘化。

类似的言论在近期再次出现。2013年5月16日,英国总理卡梅伦宣布,准备就英国的欧盟成员国地位进行公投,这已是4个月来,卡梅伦第二次作出“脱欧”的宣布。媒体对此已不意外,因为这个国家早已“不想受欧洲一体化的约束。”

之所以希望脱欧,能源也被认为是理由之一。

近年,英国大力主张开发绿色能源,这不仅为解决自身能源不足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达到其自主张的“气候变化”。为此,英国在2012年10月推出《能源法案2012-13》。法案不仅颠覆了英国传统的化石能源结构,还提出了诸如“碳价下限”等强制减排措施。但在今年4月16日,碳价格每况愈下,欧洲议会却拒绝提高碳排放价格,这种做法让英国企业异常气愤,因为这个决定或将使英国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然而,“脱欧”一旦实现,英国的可再生能源计划将面临资金和市场容量不足的问题,此外,传统的英国人与开发新能源之间仍然存在诸多分歧,可再生能源的前景更像一次巨大的冒险。

乡村庄园的核隐痛

“清晨,达西先生与伊丽莎白走出庄园,在静谧的乡间小路上,达西终于鼓起勇气、向伊丽莎白表明心迹。”这是英国小说《傲慢与偏见》里的美满结局,也透出乡村生活与英国人的重要关系。

英国是全球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但草木成片、牛羊连绵的田园图景保留至今,乡村情结也流淌在英国人的血液中,就像一位记者所向往的标准英式生活:住在乡下,一杯一杯地喝茶。

英伦三岛的田园景观得益于地理条件,因为三面靠海,850~1100毫米的年降雨量非常适于牧草的生长,也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核电曾给英国的乡村生活带来阴影。20年多前,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铯137等放射性物质被云层带至英国上空,随降水进入泥土,污染了草地,最终进入绵羊等牲畜的体内。此后,尽管英国政府花费超过千万英镑,加强对受污染农场的检测和监控,但截至2009年,全英国仍有300多家农场受到核物质的影响,其中的95%以上位于乡村景致代表的威尔士地区。

反对声让英国政府一直忌惮核电。尽管早在1953年,英国就成为世界上最早将核技术应用于民用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曾满足英国经济需要的北海油田储量下滑,英国国内也掀起重启核电的呼声。与欧洲大陆的“雷声大、雨点小”形成鲜明对比,英国在《能源法案(2012-13)》中确定了核电在英国未来能源版图中的核心地位。

但法案让英国政府面临巨大压力。首先是设备重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英国早期建设的核电站性能差,并已大量退役,急需新建发电能力,而这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和较长时间才能见效;其次,英国的核电市场已被外国电力公司瓜分,如何监管和协调将影响未来产业的前景;最重要的是公众的阻力。目前,除了因核物质污染乡村引发的反对声浪,一些环保组织也指出,英国的核电新政,实质就是打着“低碳电力”的名义,利用高额的能源账单来助推核电运营商的利润。

[page_break]

西风中的开发论战

与核电的争议不断相比,风能在英国似乎更具备优势。

英国的海岸线总长约11.1万公里,加之处于北半球西风带,西南风和西风会给这里带来连续不断的潮暖气流,就像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里那句脍炙人口的:“O,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但对于英国的风电来说,冬天似乎没有过去。

根据英国皇家财产局的统计,英国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风电项目总量高达48GW,约为整个欧洲海上风电总量的1/3。早在1991年,英国首个风电场——德拉波尔风电场投入商业运营,根据英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截止2012年7月,英国投入使用的风电装机达4998兆瓦,是英国占比最高的可再生能源。其中,已建成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1858兆瓦,占全球比重的36.4%。

但英国人对风电始终又爱又恨。在德拉波尔电场所在的康沃尔地区,风电成为一种新的景观。据英国风能协会介绍,当地居民每年都会“庆祝新能源和一切能可持续发展的事物”——召开微型发电研讨会,举办特色啤酒宴和烧烤活动。但在环保主义者的眼中,风电会对自然状态产生破坏,于是在2012年年初,106名议员集体致信卡梅伦,要求削减海岸风能发电工业的补贴,风电开发与否演化为一场至今未决的论战。

这场争论或许在不久出现结果。因为在《能源法案2012-13》的修订稿中,英国政府将包括风能的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提高。支持风能发展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爱德华.戴维表示,政府将加大投资,预计到2020年,在英国的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将提高到30%。

虽然政府意愿强烈,但技术进步的速度仍是未知数。根据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商务组负责人JeremyAllen的测算,到2020年,英国陆上电网需180亿英镑的投资,海上电网需80亿英镑的投资。目前,英国正在积极推动电力市场改革,寻求全球投资,以推动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英国政府指出,政府提供的风电的补贴会逐年减少,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要随着技术的提高成为廉价电力。2012年6月,《英国海上风电成本削减任务》发布,建议将由政府与行业企业联手,在2020年前削减30%的成本,即每千瓦时发电成本下降0.1英镑。但风电技术能否在短短7年的时间内实现成本提高,才是对行业的真正考验。

两党制下的前进和纠结

无论如何预测,《能源法案2012-13》顺利通过,才是决定新能源能否在英国推进的前提。但从2012年5月,英国能源部门首次发布草案,到1年后的今天,《法案》还在等待下议院的讨论,其间争议不断,根源就在于多党间的博弈。

19世纪40年代起,英国两党制度形成,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至今已持续近150年。然而,政府各级官员的大批撤换,不利于政府决策的连续性,也让政策产生存疑和争议。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撒切尔夫人主导的电力体制改革。从1990年开始,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的国家电力公司由19个分立的法人取代,此后9年,英国先后出售了发电公司、水利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所有的国有权。直至今天,撒切尔已然离开,这项改革的效果和影响仍被保守党和工党激烈争论。

[page_break]

而对于如何发展新能源,不仅是在野党意见不一,英国执政联盟内部也存在争议。

卡梅伦对绿色产业表示支持,但这与其阵营保守党的意见相悖。保守党担心新能源开发会影响英国生态和公众支出,正如核心成员菲利普.李所说,在国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只会推高能源价格。

而执政联盟的另一成员——自由民主党则支持新能源,并主张尽快立法。自民党议员西蒙就曾向媒体表示,英国在清洁能源立法方面已非常落后,且提出的计划未免太晚、太小。

而这些差异或将使法案和未来的执行困难重重。主要的争论还是围绕能源价格和如何监管。有人曾推算,如果改革计划得以执行,2016年至2020年,英国家庭的能源账单将至少上涨2.4%。如果政府在改革中出现任何问题的话,那消费者可能会排斥相关的减排的措施。此外,曾经完全市场化的模式也被认为不可行。一名英国电力咨询师曾说,缺乏管理的市场是完全不重视低碳投资的,这样也就无法达成长期的能源供应保证。

曾有多位电力专家预测,如果《能源法案2012-13》中的目标能够实现,英国或将出现电力过剩的情况,而眼下连续两次与“脱欧”相关的举动,可能为未来的电力消纳蒙上一层阴影。

这并不是猜想,因为在2011年,由于市场无法消纳风电,英国国家电网无奈支付给了17座风电场高达数百万英镑的补贴,让其关掉涡轮机停止发电。直到2012年9月,英国和爱尔兰的跨国电缆铺设成功,这种局面才逐渐解决。

目前,在欧洲大陆西部的电网已经作为整体同一协调运行。而菲利普.李也曾表示,英国有计划连接欧洲的超级电网,把多余的风电等资源卖给欧洲国家。而一旦脱离欧洲,新能源的外输将出现新的障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英国:传统国度的新能源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