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纲
一、风电现状
1、2018年风电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三大主力电源
2、弃风限电还没完全解决,“平价上网”的压力随之而来
二、安全质量把控步骤
1、选蓝本
2、做改进
3、重检测
4、看试用
三、产品的推广方案
文章速递
据行业统计,2018年,新增并网风电装机2059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84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9.7%。2018年风电发电量366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5.2%,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三大主力电源。
风电高速发展的背后,却依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弃风限电还没完全解决,“平价上网”的压力随之而来。
2019年1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19号),要求“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建设”。
根据《通知》初步判断,在未来2年内,平价上网项目(上网电价低于标杆燃煤电价)的开发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上网电价比目前的标杆电价有大幅降低。
弃风限电+平价上网双重压力,风电运营商如果还想实现盈利,压力可想而知,从集团层面推行联合推荐国产化产品开发,借助上下游的力量,针对性提高产品适应性,降低成本,提升服务,真正实现风电未来不惧其他电力的竞争。
如何做好产品并很好的推广使用是比较关键的问题。客户在选用产品时,很多时候既想要价格的实惠又想风险可控,那我们就抓住这两点开展工作。做产品一定把安全质量风险放第一,这是国产化之路的核心中旨。在安全质量把控方面,我们采取“四步走”的方式:
1、选蓝本,通过大数据分析选择可开发的产品,通过市场和客户渠道获得失效样品和原始样品。
2、做改进,采用因果树分析方法和鱼刺分析方法对失效样品进行失效机理分析,确定易出故障点,设计改进方案
3、重检测,针对性的改进方案确定之后,做出国产化产品的样品,进行企业内部标准检测,检测依据就是实现并超过进口产品的性能。这一步到这还没做完,为使产品更具说服力,我们委托国内和国际上知名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鉴定,检测合格获得鉴定证书。
4、看试用,所有的产品无论参数和实验室结果如何,最终还是要经受客户的检验,我们会联合客户共同见证这半年的试用期,并在这期间定期双方人员登机检查并记录运行情况,最终双方在试用报告上签字,完成整个产品开发。
产品的推广是国产化创新路子的最后一环,如何推,我们制定了如下方案:
1、帮客户进行产品定制开发的国产化,在产品试用成功之后双方直接签署独家供货协议,享受定制方的优惠价格,使用在此客户处的成功案例复制到其他客户。
2、在上海探能发起成立的“风电后市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实行联合开发定制,内部研发、内部试用,共同推广分享收益的模式。
3、由上海探能自主发起的国产化产品研发,一个通过旗下KBWIND平台进行互联网宣传推广,另外通过区域授权的方式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