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世界第一的中国光伏业为何大而不强

自2011年开始,中国光伏电站就开始出现“抢装潮”式的增量。特别是在当下,光伏电站投资热度只增不减,投资商、设备商争相在下游攻城略地。

回首中国光伏短短十余年时间,在行业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的同时,繁荣背后所埋藏的一些质量隐患也开始显露。

杜邦投入光伏领域超过40年历史,一直致力于从材料方面为光伏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在一场围绕光伏电站质量标准与投融资风险管控的研讨会上,杜邦电子与通讯事业部大中国区总裁郑宪志与记者展开对话,以一个外企的视角和光伏从业者的角度对当下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记者:现在光伏行业出现电站投资热潮,许多原来专注于做设备、材料的企业都将产业链往下游延伸,杜邦有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郑宪志:杜邦是一个科学公司,我们的使命就是要让人类的生活过得更好,要用各种永续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粮食、能源等方面的问题。

具体到光伏等能源方面,杜邦只专注于材料研究并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而不会去直接参与能源下游产业的竞争。因此,我们不会因为光伏电站投资热而就去投资。但是我们会为这个产业提供我们的解决方案,来满足行业的成长需求。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这个产业能够有序、环保、长远的健康发展,杜邦不会跳进这个圈子去盲目跟风投资光伏电站,也不会搞组件的。

记者:除了投资光伏电站之外,业内也一直比较关注光伏平价上网问题,这是光伏真正实现和火电竞争的一个必经途径。你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杜邦为此做了哪些工作?

郑宪志:杜邦从三个方面致力于解决光伏平价上网问题。第一,就是效率提升,包括材料的改善,技术工艺的改进等等,效率提升之后,度电成本也会相应下降;第二,是使用寿命的延长,现在业内电站组件的寿命一般是25年左右,如果我们材料或者封装工艺的寿命能够延长到30年,通过延长使用时间来降低成本,这也是另外一个能促进实现平价上网的方法;第三,是系统的总成本,效率提高了,每瓦的装机成本就会大幅下降。举例来讲,260瓦跟250瓦就差了4%的成本,如果以每一瓦的装机成本来计算的话,加上时间一拉长,也有利于促进光伏的平价上网。我认为中国能源局制定到2025年要实现光伏平价上网这样一个目标是可以达成的,而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目标。

记者:从一个外企的角度看,你觉得中国光伏市场与国外相比有哪些不同?存在哪些问题?

郑宪志:现在国内光伏电站主要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限电。比如说有些光伏电站建好了以后,所发的电量没法并网,送不出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保证电力能送出去,因为电如果送出去了,资金就会进来。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让资金流滚动起来,而要想实现资金滚动不断流,就要给投资者营造信心,那么投资者的信心从哪里来?从高效可靠的电站质量来,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关系。

那么怎样才能把质量做好?杜邦一直强调材料是关键,我们现在在朝着两个大方向去努力,一是呼吁光伏产业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平稳有序,政府的配套措施能跟得上,不要造成限电的现象;同时,光伏电站整个投资方案的批准和运行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资金回到产业上来。

我们的责任就是把材料做好,让关键的材料能够在光伏的组件上面去发挥它最大的功效来降低成本,这样产业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记者:确实如此,现在有些光伏电站投资好像进入死循环,缺少资金就压缩成本,成本一压缩电站质量就容易出问题,而电站质量得不到保障又影响投资收益。

郑宪志:对,是有这样的表象,但是现在在光伏行业,还是有不少有识之士在呼吁。从整个行业看,到去年为止,中国光伏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约28GW,今年中国制定的目标是再装17.8GW,这样的装机容量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中国光伏产业真正发展起来是在2005年,与其他产业相比,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也不过只有十来年的时间,目前全世界70%左右的光伏组件产量都在中国,而现在很多光伏企业的成长时期基本都不超过15年以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将一个产业蓬勃发展到世界第一,当然会有成长的阵痛期。现在光伏行业的发展就像小孩子成长到十几岁,要想急速成长的话肯定有困扰他的地方。所以说中国光伏行业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等度过产业的阵痛期之后,相信行业的发展就会变得更加有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世界第一的中国光伏业为何大而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