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或成中国风电史上重要的年份,中国风电向何处去,2019年的远景为行业带来了新参考。
一个维度是智能演进,从智能风机到智慧风场再到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历经10年发展与沉淀,远景用信息协同技术拓展了智能的边界,可以助力风场传统网络优化升级,逐步建立并形成网络智能进化的生态系统。
另一个维度是创新传承,从自主研发风机控制系统到用设计技术穿透部件供应链,形成产品核心竞争力,远景通过中压、三电平、“超感知”等一款款被运行可靠性验证的新机型,将风机产品升华到“新机器”的高度。
智能和创新已融入远景基因。
机型彰显行业智能化进程
▲▲▲
材料瓶颈决定了风机块头的大小,而基于成熟技术的应用创新则可以让风机发电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远景三电平风机3MW系列就是这样一款机型。
8月,全球首款950V双馈三电平3.XMW风机并网,这是业内首次将三电平电气传动技术应用于双馈风机;12月,远景三电平3MW级机型在河北风场通过中国电科院组织的低电压穿越与高电压穿越测试,进入量产阶段。
运行业绩表明,远景双馈三电平3MW级机型年满发小时数提升1.5个百分点。这款机型减少地埋电缆使用数量25%以上,以更大容量的风机测算,箱变采购成本有望达到5%的降幅。
9月,远景发布智能风电最新价值观:风机和风场可以运行时优化的,不要人工维护;能早期维护的,不要晚期维修;发电量提升,毫不犹豫;电量、性能、收益皆要透明化。
10月,远景发布首款EN-156/3.XMW系列“超感知”智能风机。自此,基于网络智能的“新机器”从构想走向现实。
基于网络智能的“超感知”风机,因内嵌各系统数字模型,不仅可以感知当下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能够洞察风机及其部件的运行趋势。
智能网络并没有改变风机和场站的拓扑,改变的是风机和云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帮助风机和风场实现了智能进化:一种是云上进化,将场站边缘端的风机运行特征数据送到云上,在云上通过机器学习完成智能感知模型的训练迭代后,再由样机和远景江阴测试台架完成相关的实体测试验证,最终将迭代完成的智能感知模型部署更新到相应的智能风机和站端边缘计算平台运行;另一种是知识进化,将风电运行机理的新认知注入到风机及其子系统的设计模型,通过改善和修订设计基因实现风机智能进化。
客户见证项目可靠性交付能力
▲▲▲
6月,采用远景EN-141/2.5智能风机的上海斯能山西和顺马坊一期40MW风场,从首台吊装到全容量一次成功并网仅用40天时间,刷新山地风场吊装并网历史纪录。
11月,国华东台四期(H2)300MW海上风电项目中的远景EN-136/4.2海上智能风机全部并网。该项目是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首个海上项目,位于盐城东台辐射沙洲北条子泥,离岸距离约42km。远景海上平台成熟可靠的供应链保障了项目如期投运。
12月,华能大丰100MW海上扩建项目完成交付。该项目采用23台远景EN-148/4.5海上智能风机,从首台交付到全部交付仅用时78天。高效与高质量并重,彰显远景持续保质保量向客户交付海上风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可靠性交付能力是一种积淀和传承。上一年,远景先后创出龙源蒋家沙300MW海上风场仅用时65天一次性通过240试运行、上海电力大丰H3#300MW海上风场仅用时202天实现全容量并网的行业最快记录。
智能运维及作业设备为风场提效降本
▲▲▲
2月,来自电网公司的数据显示,2018年,远景广灵望狐风场发电量在山西省排名第一,该风场总装机容量198.8MW,年等效利用小时数高达3701.2小时。
在江苏,采用42台远景EN-121/2.2智能风机的国电投滨海三期风场,2018年实际发电小时数为2900小时,位列江苏省陆上风场发电量第一,超出全省平均发电小时数30.1%。
两个项目的共同点在于,风场智能化运维应用成为高发电量的支撑。
风场AIoT带来的数据“透明化”,为风机智能化运行提供了生态系统,彰显从风机到风场的产品化进阶特性。风机接入AIoT后,通过EnOSTM操作系统实现了风场智能化管理,比如通过运行数据训练机位气象预报,更准确地预测风速与有功出力,不仅提升了风机的发电收益,也降低了因为风机维护带来的电量损失。
10月,远景自主研制的海上风机大部件更换设备“悟空”获得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颁发的检验合格报告。这意味着,全球首个基于普通拖船的海上风机部件更换作业方案获批。
“悟空”的精妙在于,它能灵巧地利用自身动力系统实现翻转,以获得更高的起吊高度。不借助传统风电安装支腿船,仅使用自研吊装设备和普通平板拖船,“悟空”即可在海上更换机舱内大部件,其单次作业综合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35%以上。
“悟空”是一款已在陆上免吊车更换风机大部件的成熟方案,比如针对叶片、齿轮箱等大部件的更换。
公司在全球树立合作标杆
▲▲▲
4月,远景为法国勃艮第地区Entre-Tille-et-Venelle 40MW陆上风电项目提供16台EN-131/2.5MW风机,这也是中国整机商在西欧地区建设的首个商业化项目。
该项目由法国当地公司Velocita ?nergies开发,早在2016年成为远景在法国的子公司,被称为中国风电整机商法国“诺曼底登陆”。Velocita ?nergies已在法国风场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上投入超过3亿欧元,累计储备和开发风电项目总容量已达450MW,包括法国当前最大的陆上风场。
7月,人民日报以《中企参与的黑山莫祖拉风电站项目投入试运营,当地居民表示“风电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为题,报道黑山莫祖拉风电项目,强调这是一个多赢的创新模式,已经成为行业示范性标杆项目。
总装机容量46MW的黑山莫祖拉风电项目,位于黑山南部莫祖拉山区,项目安装23台中国远景2MW低速风智能机,2019年2月全容量并网,进入黑山政府的法定运行期,自2019年12月30日起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作为黑山莫祖拉项目风机技术提供商,远景结合风场特点,采用全球应用成熟的大叶轮低风速风机和EnOSTM平台智能物联技术,助力项目成为具有“创新技术+低成本资金”特质的全球风电开发与管理最佳实践。
11月,由远景投资建设的位于阿根廷布兰卡港市的Garcia Del Rio风场顺利通过当地电网COD验收并网。这是在阿根廷首个由中国企业投资、采用中国技术的风电项目,阿方称之为“中阿新能源合作的里程碑”。
2019年,远景已收获的国际订单覆盖法国、墨西哥、印度、越南、阿根廷、黑山、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来源:远景能源
过去这一年,远景为风电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过去这一年,远景为风电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相关推荐
- CWP2025风电整机天团已基本集结完毕
- 丹麦能源开发商Ørsted敦促欧洲采取行动,避免风能“螺旋式下降”
- 136号文发布,AI浪潮席卷,行业大咖齐聚河北共探能源变革未来
- 龙源电力工程技术公司“设备检测系统及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国内首个分片式塔筒出口项目发运
- 基于DeepSeek研发首款风电AI智能安全帽 让AI专家如影随形
- 内蒙古:实现风能、光伏、储能、火电等多元电力智能化管理
- 金风科技曹志刚:重构“能源价值”,以“新价值”牵引行业创新
- 东方风电顾客满意度平台全面升级上线
-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10月20日—22日举办,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入驻!
- 上海电气与华能集团共商能源合作新机遇
- 中标 | 0.665~0.67元/Wh!京能集团内蒙古60MW/120MWh新能源配储项目EPC开标
- 全球首款搭载自研自制全集成传动链海上大风机下线
- 中际联合,匠心恒守,始终如一
- 《哪吒》里的“仙家法宝”,三一重能都有哪些?
- 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禁止国土安全部采购中国电池,涉及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能源、亿纬锂能等6家中企
- 双一科技拟1亿元开展境外投资
- 双展并行,中际联合赋能海外风电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