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态
1、天津临港港务公司风电叶片作业创纪录
7月30日,随着最后一片67米长的风电叶片平稳装入“杰玛”轮船舱,临港港务公司顺利完成出口欧洲的57079.11立方,共78片风电叶片的装船作业,同时也完成了7月份共216片风电叶片的装货量,创大沽口港区单月装船风电叶片货量和天津港单船装货量双纪录,进一步巩固了临港港务公司作为我国北方最大风电设备出口基地的地位,为更好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共建“一带一路”做出了贡献。
2、营收723亿元!云南能投2021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265.66%
财报显示,截至6月末,云南能投集团资产总额216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31.31%,利润总额25.09亿元、同比增长265.66%。从板块看,装机规模1802.34万千瓦,绿色能源板块占总资产比例的72.3%;绿色能源营收占比26.14%,同比增长96.67%;利润占比81.6%,同比增长23.55倍。针对业绩,云南能投董秘李政良回答道,除建设“气化云南”战略相关天然气项目外,公司风电板块也在不断扩大。公司未来将积极投身风电及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或直接受益于绿色能源占比提升。
3、福建漳州开发区企业将为国内首艘“3060系列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设计建造核心设备
近日,漳州开发区企业豪氏威马(中国)有限公司接获订单,将为国内首艘“3060系列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设计建造核心设备——一台2200吨绕桩式起重机,预计于2022第三季度交付。本次豪氏威马中国为3060系列首艘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设计建造的绕桩式起重机起重能力将达到2200吨,能够安装20兆瓦级的风机。
4、江苏公司海上风电公司月度发电量首次突破两亿大关
截至7月29日8时,江苏公司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营项目滨海北H1#100MW、H2#400MW和滨海南H3#300MW项目7月份累计发电量达2.11亿千瓦时,首次突破两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5、河北张家口涉奥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并网发电,9月底前全部并网发电
由京能集团投资建设的张家口120万千瓦涉奥风电项目首台风电机组日前在京能康保450MW风电场并网发电。项目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配套基础设施,承担着北京冬奥会绿电供应和首都清洁供热的重任。张家口120万千瓦涉奥风电项目于2019年6月30日获得核准,2020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大部分风机吊装、集电线路、送出线路以及升压站的建设施工,部分项目正在进行并网调试工作。各项目将陆续并网发电,9月底前,120万千瓦风电项目将全部并网发电。
6、华东师范大学发布高精度全球海上风电空间数据库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张婷(第一作者)、田波副研究员(通讯作者)、博士后Dhritiraj Sengupta等在nature旗下杂志《Scientific Data》上公开发布了全球10米高分辨海上风电空间数据集(Global offshore wind turbine dataset)。该项研究收集了全球沿海地区2015年至2020年间7万景哨兵一号雷达遥感数据,根据海上风机结构高后向散射雷达遥感特性,基于遥感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研发了基于时序雷达卫星遥感的频次检测与自适应阈值智能识别算法,采用了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识别出全球海上风电机组的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数据空间分辨精度达到10米,准确度达到99%。
7、鉴衡颁发空间钢管混凝土风力发电机组塔架评估证书
近日,鉴衡认证中心向武汉九通智源建筑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研发的空间钢管混凝土风力发电机组塔架颁发评估证书,表明该新型塔架设计符合国内、国际设计标准,是我国新型塔架技术应用探索的重要一步。武汉九通智源建筑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的“人字形空间布置钢管混凝土塔架” ,按照分离式基础,配合八条腿空间结构布置。该风塔技术已经获得十多项相关专利。当前,首台实验机组正在实施中。试验机容量7MW,轮毂高度140m,叶片风轮直径达190m,为当前陆上单机容量最大机组,塔架荷载是常规3MW机组两倍多。同时,高度120m~180m(匹配叶片直径160m的3MW~5MW机组)的工程机技术文件也已经完成。
今日微语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来源:国际能源网/风电头条
中国能源资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