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闻资讯
政策|项目|技术

运达风电副总经理斯建龙:打造绿色生态风电场

11月22-24日,“2017全国大型风能设备行业年会暨产业发展论坛” 在浙江杭州市召开,本届年会以“绿色制造 绿色发展 绿色未来”为主题。大会设:主题报告、主题对话、专题论坛等;共邀请来自业内的四十余位专家、主题对话与分享,参会人数超500人。

  在企业对话环节,运达风电耿建龙先生指出,目前风电行业确实碰到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是开发建设与水平良莠不齐,没有很好的按照风电标准建设工作规则进行施工和相关的施工保护。另外,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第三监管没有到位。

  以下为演讲内容:

  斯建龙: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也欢迎全国的风电同仁在深秋时节来到杭州,我来自运达风电。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云南、贵州、湖南、福建等地的风电开发中陆陆续续碰到了环保等问题,浙江更严重,目前为止没有新开工的风电项目。浙江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全国各地碰到的恶劣情况,它都会碰到。本来风电开发更多属于开发商,但从整个产业链上看,无论是设计方、开发商和施工队伍,更涵盖了主机商和下游供应链,大家对生态和风电场环境保护链条上,实际上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且每个人在环节当中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今天作为主机厂的身份进行演讲。我的图片和案例都是就近取材,更多是来自浙江的风电场。

  首先,看看欧洲的绿色革命。截止目前,欧洲累计风电装机153.7GW,2016年风电新增装机占新增总装机电源51%,2016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电源占86%,欧洲风电已经成为了第二大电源。其中在英国发电量超过了25%,德国超过了30%,丹麦更是达到了40%。央视曾经拍过一个《大国制造》的片子,回顾了以往对能源的使用93.8%都是来自石油、煤电等化石能源,十八大之后,对国家的能源结构转型,国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这些成绩大家有目共睹。目前为止,风电已经成为全国第三大发电电源,装机量占全球第一,连续四年新增装机都是全球第一,今年预计全国的风电总装机量会突破1.7亿千瓦,“十三五”也是规划2020年风电装机风电发电量可以达到总发电量6%,达到2.1亿千瓦,上午领导讲了是否可以突破2.5亿。

  这些年,我们确实碰到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是开发建设与水平良莠不齐,没有很好的按照风电标准建设工作规则进行施工和相关的施工保护。另外,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第三监管没有到位。现在有个怪现象,风电监管过程中,很多监管依赖于人大代表,当地老百姓向上反映才会有监管,实际上事中过程都可以很好的监管。

  随着这些年低风速风场的开发,大家在施工率方面的要求,以及造价方面的压缩,不断压缩建设成本,使得质量下降;另外是缺少环境预案的制定,对环境生态风电的影响缺少评估,对生态修复的资金缺少投入。在早期规划设计上,还有一些准备不足,事后修复工作上投入有所缺失,导致了破坏不可逆化。实际上,风电从中东部和东南部都会碰到这样问题,各地的政府也会陆陆续续加强管控措施。我们认为,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优化设计、规范化施工、环境修复预算、边建边修复的理念以及风电场对居民和当地生态环境的噪音影响考虑。

  出现问题应该正视问题,现在风电产业链从前端设计到后端的制造、安装、运行、风电场建设,目前通过技术创新以及理念的改变,陆陆续续愿意更多花精力在这些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是精细化的场址选择,要避开生态红线和自然保护区,各地都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在明年年初,国家会大规模让县市上报,纳入国家永久的工业用地,这对山地风电建设确实不是很好的消息。根据山地建设、根据精确的更高线图定律点对点的机位设计,这要依赖于设计院、主机方、主机厂、设备制造厂的选择,因为它涉及到发电量最优和造价最优。第三,我咨询了类似于中广核等很多负责工程建设行业内的同仁,风电场的建设涉及到景观,涉及到山地破坏,在前期设计的时候,尽可能要走山脊线,而不是山腰线,尽量减少山地开挖对山体的破坏。第五,尽可增加与居民区距离,按照现在的规则,离当地居民要保持350米以上的距离,环境噪音才能逐步掩盖风机由于距离带来的噪音衰减达到的水平。

  在前期设计阶段,实际上这些年风电技术也出现了降噪技术,主要从三方面考虑,就是主机厂和产业链。供应链指标考虑的问题:第一,页边的尾缘,根据猫头鹰羽翼仿生学的原理,加了仿生学结构,使在正常情况下,噪音的声功率可以在测试点下可以降低1到3分贝之间。第二,机舱内内部铺设隔音装置和减震的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大部件的噪音。第三,实在碰到一些敏感点,以现在风电技术,如果电转速降下来在合理的范围下,噪音可以大幅度的下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运达风电副总经理斯建龙:打造绿色生态风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