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浙江宁波风电公司有这样一群人,或是运维检修、或是后勤保障,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共同筑起抗疫保电的坚实堤坝。
战疫“夫妻档”
“往年的情人节,我总会提前订好一束玫瑰花送给妻子。今年,我在风电场一线,她在医院前线……等疫情结束了,我要调个年休,好好陪陪妻子孩子。”
金崇会是该公司茶山风电场场长,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疫情恰逢春节,他们夫妻俩双双坚持在了一线,年幼的女儿留在老家由父母照料。一家三口分隔三地,“团聚”是这个本就聚少离多的小家庭共同心愿。
图为金崇会对故障设备进行检修测量
“疫情面前不能退缩,作为风电场负责人就必须坚守岗位,做好榜样。”金崇会说。风电场的金崇会是个“大忙人”——为大家监测体温、场区消毒、故障处理、买菜烧饭等所有生产生活大小事,他都参与,样样都不落下。
待空闲下来,往往是晚上10点以后。每天晚上,他都会跟家人视频通话。说的最多的就是鼓励妻子注意休息、保重身体,相信疫情一定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好。不管多么疲惫,电话这头,他始终保持微笑。
“等这次回去给女儿带个娃娃屋,最近视频时她一直念念不忘。”提起女儿,他不禁有些愧疚,妻子奔赴抗疫前线时,还曾嘱咐他多陪陪女儿……
思念家人的孤独,疫情值班的辛苦,他藏在了心里。他说,每天看见39台风机都能正常发电,感觉这一切都值得的!
“茶山就是我的家”
杨锦是该公司茶山风电场的运维值班员。2016年进入该公司茶山风电场。在他心中,“这里是我另一个家。”
年前,他跟同事换了班,打算等春节值完班就回老家咸宁看望父母,机票早已准备就绪。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风电场的正常交接班,外面的同事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为满足正常生产需求,他选择坚守岗位。从腊月二十八到今年二月初二,一呆就是34天。
“我还年轻,有的是时间,现在这种情况我更应该守在工作岗位上。”防疫期间,杨锦通过风功率预测和天气预报,推测春节期间会出现大风冰冻等天气,风机可能出现齿轮箱温度高,叶片冰冻的异常现象,他悉心检查风机各个部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保障生产安全。
图为杨锦在疫情期间准备蔬菜等生活物资
“您这边就别去了,把要买的清单给我们,我们下去菜买。我们年轻,抵抗力强。”面对期间出现的风电场蔬菜类物资匮乏情况,杨锦在做好日常值班运维的同时,还主动请缨,担起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场区消毒、现场人员体温监测、生活物资采购……
与杨锦一起奋战的,还有他的父母,一家三口奋战在各自的战疫前线,都没好好休息,因为上班时间不一致,他们往往是两三天才能通个电话。最近,听到老家已经连续两天没有新增病例了,他脸上露出了阳光般的笑容:相信情况会越来越好!
深夜“奶爸”
李建元,该公司综合部主任助理,一名党员,也是一位“奶爸”,他的女儿出生还不满百天。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几乎全天都守在了电脑前,生怕错过了什么。
“我大概每十分钟就要看一下手机微信,如果接到最新通知,我需要第一时间协调,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具体措施落地争取时间。”他说。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很多风电人选择坚守在了生产一线,而李建元选择及时传达好疫情信息、做好后勤保障。
他清楚记得那段最“难熬”的日子,一面是疫情形势严峻,一面物资紧缺。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千金难买。为了破解困境,他们“广撒网、控总量”,辗转国能e购、电商、代购、药店等多条途径,积极对接地方政府、上级公司寻求帮助……经历了一波三折的采购历程,2月3日,该公司第一批300个口罩顺利到货,紧接着各个平台发送的多批次口罩、消毒液也陆续抵达,为该公司防疫前线缓解了燃眉之急。
“最近湖北已进入疫情高发期,你一定要注意身体,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恩,再坚持坚持,做好健康监测,马上可以胜利出关了。”他的手机经常处于忙碌状态,平均一天三十多个电话,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内网通话时长已超过了700分钟。
工作时的李建元是认真的,他在微信群里高挂“欢迎打扰”:值班需要通行证的同志们,7天24小时为大家做“门票”。
深夜时候的他是细心的,不知疲倦地哄着孩子睡觉、喂奶、换尿布……但是一到早上八点,这位“奶爸”又全身心地投身到工作中。
抗疫保电就像是一场接力,有人冲在前方保障安全生产,有人在后方提供物资支援。在这场巨大且艰难的战役里,每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风电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拼尽全力,发出光和热,这光和热终将化为那即将到来的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