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陷入内忧外困,险些“凉凉”的向日葵,找到一条全新的自救之路。
近日,向日葵发布公告,拟以建筑物类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现金的方式向全资子公司聚辉新能源合计增资2.18亿元,同时,公司拟对其转让光伏业务。本次拟转让资产为与电池制造、组件制造业务对应的生产设备、存货、无形资产等,账面价值不超3亿元(未经审计)。
对于曾经位列“中国光伏十大电池厂商”的向日葵来说,转让光伏资产当属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巨额亏损释放重要信号
向日葵于2005年成立,2010年创业板上市,是国内首家登陆创业板资本市场的太阳能光伏能源企业。上市首个年度,向日葵全年净利润2.51亿元,光伏电池出口销售额为3亿美元。创始人吴建龙在公司创办后的短短六年,便做到身价90亿,被称为中国能源行业新首富。
意想不到的是,曾以多晶硅片生产销售为主业的向日葵,在单晶产品逐渐占领市场上风的情况下功败垂成。即便是光伏产业十分景气的2017年,其净利润也同比下降了22.65%。2018年,向日葵业绩跌出新高度,亏损高达11.5亿元,同比下滑近50倍。
与此同时,高昂的负债率成为压在向日葵肩上的一块巨石,令其无法翻身。去年底向日葵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8%,同比上升36.55%,账面资金约1.8亿元,短期债务(短期借款+应交税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4.3亿元。
加之此前向日葵曾接连出售亏损子公司和落后设备等资产,使其总资产大幅度骤降,截止2019年一季度,向日葵总资产仅剩12.75亿元。
自救之后的冬去春来
对于不想“死”、不敢“死”、更不能“死”的危困企业来说,甩卖资产是“自救”行动第一步,向日葵也不例外。
在业绩严重“滑铁卢”的2018年,向日葵公告甩卖了全资子公司优创光能100%股权,标价5.44亿元,连同为浙江优创配套的多晶硅生产线一同出售。同年12月,向日葵将亏损子公司的电子设备等资产进行变卖,注销了向日光科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为了降低光伏主业波动的不利影响,向日葵还大手笔收购了药业资产,开启“光伏+医药”双主业发展模式。
对此,自股票停牌后,向日葵便开始执行资产重组计划。2018年8月,向日葵宣布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贝得药业100%股权。交易价格7.5亿元,增值率为161.38%。但这一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在今年1月被否定。
一连串的“自救”行动后,向日葵有了起死回生的迹象。
根据公布的最新财务数据,2019年一季度向日葵净利润-1200万,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8.9%的亏损。在2019半年报的业绩预告中,向日葵宣布将扭亏为盈,报告期业绩为200万元-7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向日葵解释为,光伏市场回暖,产品价格稳中有所回升,产品毛利率有所提高;通过催款、诉讼等有效手段,已收回较多长账龄应收账款;最重要的是,在2019上半年,公司已收购浙江贝得药业有限公司60%的股权,并将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如今,随着国内光伏政策的发布,需求快速释放,光伏市场迎来增长旺季。对于向聚辉新能源的增资及光伏业务转让,向日葵称,本次行动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经营化集团管控,有助于促进光伏、医药各板块协调发展。
3亿光伏资产说转就转?向日葵“止血”官宣引猜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能源资讯网 » 3亿光伏资产说转就转?向日葵“止血”官宣引猜议
相关推荐
- 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迅猛发展,安全问题凸显
- 习近平: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优质产能,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 安徽《支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发布
- 中国能建海外中标,签约成功
- 设备更新“以智提质” 核心装备积极扩产
- 突发!上市公司终止10GW TOPCon电池项目
- 全国首个!上海虹梅南路高架隔声棚光伏项目正式开工
- 8亿元TOPCon电池设备合同取消,原因找到了
- 向日葵终止8亿元TOPCon设备采购合同
- 光伏增长势头强劲,芯片灵活性及可靠性要求提升
- 光伏股市飘红!回购潮来袭,9天七企宣布15亿-29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声明(全文):积极拓展风电、光伏、光热、核电等清洁能源领域合作
- 向日葵Q1亏损扩大!再入TOPCon能否“挽救”业绩颓势?
- 五粮液集团出资10亿成立新能源公司
- 青海构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
- 探访:盐碱地何以“风吹草低见牛羊”
- 内蒙古乌海: 光伏项目助力矿山治理
- 河南方城县拐河镇:光伏脱贫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