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因业绩波动大,剥离光伏行业而去;如今又因业绩下滑再入光伏业,向日葵二入光伏制造,能否挽救业绩颓势?
4月24日,向日葵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6128.39万元,同比增长0.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236.13万元,同比扩大77.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258.28万元,同比扩大75.79%。
同时发布的还有2022年年报,同比由盈转亏。报告显示,2022年向日葵公司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12.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3.87万元,而上年同期取得盈利5341.6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78.52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01元。
事实上,向日葵很早就进入了光伏行业,公司原名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时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不过,2018年前后,光伏行业受国内外政策、市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公司收入明显下滑并出现亏损。
因光伏业务发展受限、业绩波动较大,向日葵于2020年完了成光伏业务剥离,聚焦医药板块。2020年2月,公司名称由“向日葵光能科技”变更为“向日葵大健康发展”。
然而,离开仅3年后,高度景气的光伏行业又吸引了向日葵的再度入局。今年3月14日,向日葵宣布跨界投资建设太阳能电池项目,计划建设年产10GW TOPCon电池的生产线,其中首期项目拟建设5GW TOPCon电池生产线,预计投资金额约为15亿元。
向日葵当时表示,投资TOPCon电池产品项目,能够帮助公司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推动作用。同时,光伏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司此举也能够积极参与国家战略转型产业,把握新能源产业增长的机遇,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3月15日晚,公司收到交易所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此次投资的原因、合理性及资金来源。
4月14日,向日葵子公司浙江隆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捷佳伟创签署了《购销合同书》,合同约定浙江隆向向捷佳伟创购买管式扩散氧化退火炉、管式等离子体多晶硅淀积炉、激光掺硼设备等高效太阳能电池产品生产设备,该合同属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交钥匙”工程,合同总金额8.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