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初的某个时刻,这些风机停止了它们的转动舞蹈,风掠过叶片,却再也不能引发定点的旋转。它们偶尔微颤,仿佛是对风的不舍回应。
它们老了吗?确实如此,历经20多年的运转,它们已经达到了寿命的终点。
这些如今被称为“老旧风机”的风机,曾经由一位名叫王文启的中国人从童话王国丹麦引入这片土地,构筑起了“新疆达坂城风电二场”的雄壮阵列。在那个时代,它们骄傲而自豪地在世界上最好的风场中生产出洁净的电力,这样的生涯无疑是幸福而充实的。
提到王文启,熟悉他的人或许有无尽的话语和复杂的赞美,一时只能凝聚为深情的感叹。王文启的风电故事深厚丰富,足以填满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的篇幅。
如今,它们面临被拆除的命运,身上的部件将何去何从?理论上,塔筒、发电机、轴承等成熟的机电产品有着完善的回收处理流程,然而,叶片的处理却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风机的叶片是由玻璃纤维、芯材、环氧树脂等材料,通过真空灌注加热固化工艺制成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其结构稳固,只能在高温等特定条件下进行降解,回收处理难度极高。此时,或许有些风电人会回想起过去的木质和竹质风电叶片,如丹麦维斯塔斯的木质叶片和中国运达的竹质叶片,但现实中的风电发展无法依赖于怀旧的情绪。
新疆达坂城风电二场于1992年12月建成并投入运营。1994年,时年63岁的王文启引领着年轻一代,将二场的装机容量扩大到1万千瓦以上,使之成为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
如今,这座风电场的风机也率先迎来了因退役而被拆除的时刻,我国最早的风电回收处理业务,也将由此拉开序幕。有数据显示,到2030年,预计中国将有4473万千瓦的风机进入退役期。
面对未来大规模的风机退役潮,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可持续的回收处理解决方案,以确保风电行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更加稳健和长远。而这段始于20年前的故事,将作为我国风电发展历程中的珍贵篇章,永远镌刻在清洁能源转型的史册上。